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结构抗倒塌分析方法和工具 | 第13-29页 |
2.1 分析方法综述 | 第13-16页 |
2.1.1 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13-14页 |
2.1.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第14页 |
2.1.3 增量动力分析 | 第14-16页 |
2.2 基于 IDA 方法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计算 | 第16-20页 |
2.2.1 结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 | 第16页 |
2.2.2 IDA 分析地震波的选取 | 第16-18页 |
2.2.3 地震动强度指标 | 第18-19页 |
2.2.4 倒塌准则 | 第19-20页 |
2.3 结构抗地震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CMR | 第20-21页 |
2.3.1 基于结构体系的倒塌研究 | 第20页 |
2.3.2 目前性能化设计的局限和结构倒塌储备系数的提出 | 第20-21页 |
2.4 纤维模型和 OpenSees 分析软件介绍 | 第21-29页 |
2.4.1 纤维模型 | 第21-23页 |
2.4.2 OpenSees 分析程序简介 | 第23-24页 |
2.4.3 材料本构 | 第24-27页 |
2.4.5 分析单元 | 第27-29页 |
3 不同设防烈度典型 RC 框架抗倒塌能力评价 | 第29-45页 |
3.1 算例及其参数 | 第29-31页 |
3.2 数值模拟的材料及其截面纤维划分 | 第31-33页 |
3.2.1 材料本构参数计算 | 第31-32页 |
3.2.2 截面纤维划分 | 第32-33页 |
3.3 基于 IDA 方法的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第33-38页 |
3.3.1 IDA 分析 | 第33-34页 |
3.3.2 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 | 第34-36页 |
3.3.3 7 度区模型倒塌模式 | 第36-37页 |
3.3.4 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3.4 轴压比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 | 第38-43页 |
3.4.1 轴压比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2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影响 | 第40-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4 漩口中学震害分析 | 第45-57页 |
4.1 漩口中学震害情况 | 第46-50页 |
4.1.1 漩口中学教学楼 C 震害 | 第46-47页 |
4.1.2 漩口中学办公楼 H 震害 | 第47-48页 |
4.1.3 震害对比 | 第48-49页 |
4.1.4 结构的冗余度 | 第49-50页 |
4.2 震害模拟 | 第50-56页 |
4.2.1 算例及其参数 | 第50-51页 |
4.2.2 震害模拟 | 第51-52页 |
4.2.3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2-54页 |
4.2.4 基于 IDA 方法的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第54-56页 |
4.3 小结 | 第56-57页 |
5 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7页 |
5.1 前言 | 第57-58页 |
5.2 楼板作用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 第58-61页 |
5.2.1 结构在大震下的破坏模式 | 第58页 |
5.2.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8-59页 |
5.2.3 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第59-61页 |
5.3 按照裂缝配筋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5.3.1 结构在大震下的破坏模式 | 第61-62页 |
5.3.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62页 |
5.3.3 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第62-64页 |
5.4 配箍特征值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 第64-66页 |
5.4.1 不同配箍特征值模型 | 第64页 |
5.4.2 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第64-66页 |
5.5 小结 | 第66-67页 |
6 防倒塌措施 | 第67-83页 |
6.1 设计方法 | 第67-70页 |
6.1.1 各设计方法模型建立 | 第68页 |
6.1.2 模型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8-70页 |
6.2 加固方法 | 第70-71页 |
6.2.1 加固方法综述 | 第70-71页 |
6.2.2 加固方案选择 | 第71页 |
6.3 增大截面加固 | 第71-73页 |
6.3.1 加固参数选择 | 第71-72页 |
6.3.2 加固后结构性能 | 第72-73页 |
6.3.3 加固后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 | 第73页 |
6.4 隔震加固 | 第73-80页 |
6.4.1 隔震支座简介 | 第73-75页 |
6.4.2 隔震支座参数选择 | 第75-78页 |
6.4.3 隔震加固后结构性能 | 第78-79页 |
6.4.4 隔震后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 | 第79-80页 |
6.5 小结 | 第80-8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3-8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