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软岩支护理论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2 软岩支护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力学特性研究 | 第17-41页 |
2.1 地应力分布及其规律 | 第17-22页 |
2.1.1 地应力概述 | 第17-18页 |
2.1.2 地应力的成因 | 第18页 |
2.1.3 我国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第18-22页 |
2.2 软岩定义及其工程特性 | 第22-25页 |
2.2.1 软岩的定义及分类 | 第22-24页 |
2.2.2 软岩的力学属性及工程特性 | 第24-25页 |
2.3 高地应力区特征 | 第25-28页 |
2.3.1 高地应力判别准则和高地应力现象 | 第25-28页 |
2.3.2 高地应力软岩的形成条件 | 第28页 |
2.4 软岩隧道变形机制研究 | 第28-33页 |
2.4.1 软岩隧道工程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28-30页 |
2.4.2 软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 | 第30-31页 |
2.4.3 软岩隧道支护技术关键及支护原理 | 第31-33页 |
2.5 软岩隧道弹塑性圈状模型及其范围 | 第33-39页 |
2.5.1 软岩隧道弹塑性圈状模型 | 第33-34页 |
2.5.2 软岩隧道弹塑性圈状模型范围的确定 | 第34-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征现场试验研究 | 第41-75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41-48页 |
3.1.1 隧道概况 | 第41页 |
3.1.2 地质概况 | 第41-45页 |
3.1.3 现场测试段概况 | 第45-48页 |
3.2 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及测试方法 | 第48-53页 |
3.2.1 隧道钢支撑应力量测 | 第48-51页 |
3.2.2 隧道围岩压力量测 | 第51-52页 |
3.2.3 隧道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 | 第52-53页 |
3.2.4 测试断面的布置情况 | 第53页 |
3.3 现场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53-74页 |
3.3.1 钢支撑应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53-69页 |
3.3.2 围岩压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3.3.3 喷射混凝土应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高地应力下软岩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 | 第75-91页 |
4.1 概述 | 第75页 |
4.2 数值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75-77页 |
4.2.1 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4.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76-77页 |
4.3 围岩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结果分析 | 第77-87页 |
4.3.1 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 第77-82页 |
4.3.2 初期支护应力与位移分析 | 第82-85页 |
4.3.3 围岩塑性区 | 第85-87页 |
4.4 数值计算与现场量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5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力学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91-111页 |
5.1 概述 | 第91页 |
5.2 不同侧压系数下初期支护应力及变形特征 | 第91-101页 |
5.2.1 初期支护应力特征分析 | 第91-98页 |
5.2.2 初期支护位移特征分析 | 第98-101页 |
5.3 不同围岩级别下初期支护应力及变形特征 | 第101-106页 |
5.3.1 初期支护应力特征分析 | 第101-104页 |
5.3.2 初期支护位移特征分析 | 第104-106页 |
5.4 不同埋深下初期支护应力及变形特征 | 第106-110页 |
5.4.1 初期支护应力特征分析 | 第106-109页 |
5.4.2 初期支护位移特征分析 | 第109-11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6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第111-123页 |
6.1 概述 | 第111页 |
6.2 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及评估方法 | 第111-112页 |
6.2.1 基本原理 | 第111-112页 |
6.2.2 常用的评估方法 | 第112页 |
6.3 隧道施工过程风险分析 | 第112-119页 |
6.3.1 总体风险评估 | 第112-115页 |
6.3.2 专项风险评估 | 第115-118页 |
6.3.3 重大风险源评估 | 第118-119页 |
6.4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第119-120页 |
6.4.1 安全保证措施 | 第120页 |
6.4.2 大变形控制措施 | 第12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0-123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23-12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3-124页 |
7.2 建议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1页 |
附录 | 第13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