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探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10页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第10-14页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概述第14-2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定义第14-17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第14-16页
        二、精神文化生活的定义第16-17页
        三、什么是文化权利第17页
    第二节 实地调研概述第17-19页
    第三节 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介绍第19-21页
    第四节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第21-25页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主要特点与诉求第25-39页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主要特点第25-27页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诉求及其特征第27-31页
        一、物质生存需要是精神文化诉求的前提第27-28页
        二、社会交往依然主要依靠传统的乡村格局与秩序第28页
        三、城市文化的隔阂第28-29页
        四、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需求较大但不能满足第29-30页
        五、身份的困扰很常见第30-31页
    第三节 文化权力及其实现第31-39页
        一、文化权力与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第31-37页
        二、文化权利实现受阻的原因第37-39页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现状的成因第39-46页
    第一节 政策因素第39-41页
        一、户籍制度第39-40页
        二、社会保障体制第40-41页
        三、职业教育培训失衡第41页
    第二节 社会因素第41-43页
        一、经济能力有限,先求生存第41-42页
        二、社会地位低,受到歧视第42-43页
    第三节 自身因素第43-46页
        一、阅历不足第43页
        二、综合竞争力有限第43-44页
        三、吃苦精神不及前辈第44页
        四、精神文化教育的缺位第44-46页
第四章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途径第46-56页
    第一节 破解困境需要政策扶持第46-49页
        一、深化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第46页
        二、树立社会保障第46-47页
        三、改善农民工经济状况第47-48页
        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政议政的权利第48-49页
    第二节 社会力量 提升农民工社会地位第49-50页
        一、消除社会偏见,消除歧视第49页
        二、全社会重视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第49-50页
        三、突出企业在精神文化中的地位第50页
    第三节 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提升途径第50-53页
        一、提升文化水平第50-51页
        二、加强法律意识第51页
        三、提供培训机会第51-53页
        四、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第53页
    第四节 文化发展 积弊成见的冰解第53-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国家建设中青年知识分子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下一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