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学术意义第8-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文献述评第9-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3 文献述评第13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结构安排第13-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3 结构安排第15-18页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难点与重点第18-19页
        1.5.1 研究的创新第18页
        1.5.2 研究难点与重点第18-19页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30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4页
        2.1.1 地方政府第19-20页
        2.1.2 政府投资第20-22页
        2.1.3 投资效应第22-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30页
        2.2.1 古典经济学派的政府投资效应理论第24-25页
        2.2.2 凯恩斯主义的政府投资效应理论第25-28页
        2.2.3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投资效应理论第28-30页
3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中的适用性第30-34页
    3.1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分析第30-32页
        3.1.1 灰色系统理论第30页
        3.1.2 灰色关联分析第30-32页
    3.2 灰色系统理论在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中的适用性第32-34页
4 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构建第34-42页
    4.1 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8页
        4.1.1 指标构建思路第34-35页
        4.1.2 指标层次第35-37页
        4.1.3 指标计算方法以及说明第37-38页
    4.2 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标准的确定第38-39页
        4.2.1 标杆标准第38-39页
        4.2.2 时间序列标准第39页
    4.3 地方政府投资效应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第39-42页
        4.3.1 最优指标集的确立第39-40页
        4.3.2 求指标集两极差以及关联系数第40页
        4.3.3 求关联度并排序第40-42页
5 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应用(以国家五个中心城市为例)第42-58页
    5.1 样本数据选取第42页
    5.2 模型计算(以 2010 年数据为例)第42-45页
    5.3 实证结果的分析第45-54页
        5.3.1 综合分析第45-47页
        5.3.2 单项分析(以 2010 年的样本数据为例)第47-54页
    5.4 问题分析以及对策建议第54-58页
        5.4.1 问题分析第54-56页
        5.4.2 对策建议第56-58页
6 结论、研究不足以及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律》中“不孝罪”及其流变
下一篇:和谐社会视阈下“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