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型钢高强混凝土简介 | 第8页 |
1.2 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节点的研究与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1.2.1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 第8-9页 |
1.2.2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 | 第9-10页 |
1.3 标准与规范 | 第10-11页 |
1.3.1 国外主要标准、规范简介 | 第10-11页 |
1.3.2 国内规范简介 | 第11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型钢高强混凝土节点的抗剪性能 | 第13-27页 |
2.1 型钢混凝土节点连接的分类 | 第13页 |
2.2 试验采用的模型以及数据 | 第13-15页 |
2.3 材料性能 | 第15-16页 |
2.3.1 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2.3.2 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16页 |
2.4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与破坏形态 | 第16-27页 |
2.4.1 HSRC 节点受剪机理 | 第17-18页 |
2.4.2 影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2.4.3 框架梁柱节点抗剪强度验算 | 第19-21页 |
2.4.4 节点抗剪计算理论 | 第21-22页 |
2.4.5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 第22-26页 |
2.4.6 《型钢规程》和《钢骨规程》中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构可靠度计算原理 | 第27-37页 |
3.1 结构可靠度的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3.1.1 结构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 第27页 |
3.1.2 结构设计中的变量 | 第27-28页 |
3.1.3 结构极限状态 | 第28页 |
3.1.4 结构的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 | 第28页 |
3.1.5 结构的可靠指标 | 第28-30页 |
3.2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30-37页 |
3.2.1 中心点法 | 第30页 |
3.2.2 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 第30-32页 |
3.2.3 验算点法:JC 法 | 第32-33页 |
3.2.4 数值模拟法:Monte-Carlo 模拟 | 第33-35页 |
3.2.5 结构可靠度计算时常用的分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型钢高强混凝土节点的可靠性分析 | 第37-58页 |
4.1 结构功能函数的确定 | 第37页 |
4.2 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 | 第37-38页 |
4.3 不定性系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4.3.1 几何不定性系数K_A | 第38页 |
4.3.2 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 | 第38-39页 |
4.3.3 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39页 |
4.4 比值统计分析法 | 第39-40页 |
4.5 荷载统计参数K_G、K_Q | 第40-41页 |
4.6 建议公式的可靠指标 | 第41-43页 |
4.7 中间变量法 | 第43-46页 |
4.8 型钢高强混凝土节点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可靠度分析 | 第46-50页 |
4.8.1 K_R、K_(SG)、K_(SQ) 统计参数的具体计算过程 | 第46-49页 |
4.8.2 用 JC 法来确定可靠指标 | 第49-50页 |
4.8.3 Monte Carlo 法计算节点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 第50页 |
4.9 可靠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