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个人信息概述 | 第9-15页 |
(一) 概念 | 第9-11页 |
1. 域外立法的相关表述 | 第9-10页 |
2. 国内对个人信息的定义 | 第10页 |
3. 本文的观点 | 第10-11页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3页 |
1.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 | 第11-12页 |
2. 个人信息与个人名誉 | 第12-13页 |
(三)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3-15页 |
1. 争议观点的比较 | 第13-14页 |
2. 本文的观点及其理由 | 第14-15页 |
二、域外国家的立法例及借鉴 | 第15-20页 |
(一) 欧盟 | 第15页 |
(二) 大陆法系 | 第15-16页 |
1. 德国 | 第15-16页 |
2. 日本 | 第16页 |
(三) 英美法系 | 第16-18页 |
1. 美国 | 第16-17页 |
2. 加拿大 | 第17-18页 |
3. 英国 | 第18页 |
(四) 各国立法的借鉴 | 第18-20页 |
1. 两种立法模式之评价 | 第18-19页 |
2. 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19-20页 |
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典型案例 | 第20-22页 |
1. 网上违法出售储户信息案 | 第20页 |
2. 植入软件严重窃取机主信息案 | 第20-21页 |
3. 门户网站收集网民隐私案 | 第21页 |
4. 晒客晒幸福招来灾祸案 | 第21-22页 |
(二) 现实问题 | 第22-23页 |
1. 缺乏独立立法 | 第22页 |
2. 救济措施不完善 | 第22页 |
3. 缺乏良性行业自律 | 第22-23页 |
4. 欠缺全民保护思想 | 第23页 |
四、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3-28页 |
(一) 设立专门法 | 第23-24页 |
1. 立法目的和调整对象 | 第23-24页 |
2. 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24页 |
(二)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 | 第24-26页 |
1. 刑事责任 | 第24-25页 |
2. 民事责任 | 第25页 |
3. 行政责任 | 第25-26页 |
(三) 培育行业自律机制 | 第26-27页 |
(四) 增强公民自我保护意识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