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体系结构与资源调度机制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工作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技术概述第17-29页
    2.1 可见光通信基本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收发端特性第18-22页
        2.2.1 发光二极管的原理与特性第18-20页
        2.2.2 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特性第20-22页
    2.3 可见光通信信道分析第22-23页
    2.4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中的关键技术第23-27页
        2.4.1 接入技术第23-24页
        2.4.2 调制技术第24-25页
        2.4.3 均衡技术第25-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接入网平台设计与实现第29-41页
    3.1 平台构成及其功能模块第29-31页
    3.2 硬件平台实现第31-35页
        3.2.1 硬件平台搭建第31-34页
        3.2.2 平台实现关键点第34-35页
    3.3 软件平台实现第35-37页
        3.3.1 软件平台编写第35-37页
        3.3.2 平台实现关键点第37页
    3.4 接入演示过程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中体系结构技术研究第41-61页
    4.1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体系结构研究第41-47页
        4.1.1 接入网三层体系结构第41-43页
        4.1.2 接入网拓扑形状分析第43-45页
        4.1.3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中的两种体系结构第45-47页
    4.2 基于传输时延与成本因素的接入网性能分析第47-54页
        4.2.1 基于ICMP报文与PING命令的低速实验性能分析第48-51页
        4.2.2 基于数据质量分析仪的高速实验性能分析第51-54页
        4.2.3 基于成本因素的可见光接入网性能分析第54页
    4.3 新型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体系结构与生成方法技术研究第54-59页
        4.3.1 新型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体系结构设计方案第55-57页
        4.3.2 新型可见光通信接入网实际拓扑生成方法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可见光通信接入网中资源调度技术研究分析第61-79页
    5.1 可见光接入网中资源调度技术简介第61-64页
        5.1.1 可见光接入网中的资源分类与资源调度技术第61-62页
        5.1.2 确定网络体系结构第62-63页
        5.1.3 资源调度场景分析第63-64页
    5.2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自适应资源调度机制第64-69页
        5.2.1 问题提出第64-66页
        5.2.2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资源调度机制设计第66-67页
        5.2.3 调度流程分析第67-69页
    5.3 基于子网负载优化的自适应资源调度算法第69-77页
        5.3.1 问题提出及公式化第69-72页
        5.3.2 基于子网负载优化的资源调度遗传算法设计第72-74页
        5.3.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全文总结第79-80页
    6.2 工作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质加载应用于天线方向图收敛研究
下一篇:李瑞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