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1 小麦赤霉病的概况 | 第10-13页 |
| 1.1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 第10页 |
| 1.2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 | 第10-11页 |
| 1.3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 | 第11页 |
| 1.4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素 | 第11-12页 |
| 1.5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 第12-13页 |
| 2 支链氨基酸(BCAAs)合成途径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2.1 支链氨基酸的功能研究 | 第13页 |
| 2.2 亮氨酸的合成途径 | 第13-14页 |
| 2.3 支链氨基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 3 禾谷镰刀菌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5-16页 |
| 3.1 禾谷镰刀菌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3.2 小麦赤霉病的遗传化体系 | 第15-16页 |
| 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 第16页 |
| 4.1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 4.2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5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FgLEU2A和FgLEU2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第18-52页 |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33页 |
| 1.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 1.2 试验方法 | 第21-33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33-49页 |
| 2.1 FgLEU2A/B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进化分析 | 第33-38页 |
| 2.2 FgLEU2A/B基因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 第38页 |
| 2.3 FgLEU2A/B基因敲除和互补突变体的获得与鉴定 | 第38-40页 |
| 2.4 FgLEU2A/B基因在亮氨酸生物合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 第40-42页 |
| 2.5 气生菌丝生长测定 | 第42-44页 |
| 2.6 FgLEU2A基因的缺失影响分生孢子的产孢和萌发 | 第44-45页 |
| 2.7 色素及色素基因测定 | 第45-46页 |
| 2.8 细胞敏感性实验 | 第46页 |
| 2.9 FgLEU2A基因的缺失使得致病性降低 | 第46-48页 |
| 2.10 FgLEU2A/B基因的缺失使得DON毒素积累量减少 | 第48页 |
| 2.11 FgLEU2A/B基因敲除突变体中另外一个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 | 第4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