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高校中的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3 研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高校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第21-29页
    2.1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概述第21-22页
    2.2 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第22-25页
        2.2.1 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的直接配送模式与间接配送模式第22-23页
        2.2.2 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现状第23-24页
        2.2.3 国内电商“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2.3 高校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5-28页
        2.3.1 高校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环境的特点第25页
        2.3.2 高校电商“最后一公里”传统直接配送模式瓶颈第25-26页
        2.3.3 高校电商“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模式发展现状第26-27页
        2.3.4 高校现有的“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高校电商 “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的构建第29-38页
    3.1 国外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成熟模式的借鉴第29-32页
        3.1.1 国外成熟的“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方案第29-31页
        3.1.2 国外成熟的“最后一公里”间接配送方案比较与参考第31-32页
    3.2 高校“快递联盟”配送平台方案的构建第32-36页
        3.2.1 “快递联盟”概念的提出第32页
        3.2.2 “快递联盟”平台的经营模式设计第32-33页
        3.2.3 “快递联盟”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第33-35页
        3.2.4 “快递联盟”平台的业务流程设计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平台下游用户需求论证第38-53页
    4.1 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平台客户需求模型第38-40页
        4.1.1 客户需求访谈及结果分析第38-39页
        4.1.2 建立客户需求模型第39-40页
    4.2 不同模式下的高校客户群体需求满意度的分析第40-43页
        4.2.1 调查问卷设计第40-42页
        4.2.2 计算不同模式下的客户需求满意度第42-43页
    4.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最优配送解决方案第43-51页
        4.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43-45页
        4.3.2 模糊层次分析计算第45-51页
    4.4 “快递联盟”配送平台的优势第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基于声誉模型的平台上游企业合作竞争分析第53-61页
    5.1 “快递联盟”的理论基础——合作竞争关系第53-54页
    5.2 基于声誉模型的“快递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分析第54-59页
        5.2.1 声誉模型描述第54-55页
        5.2.2 基于声誉模型的“快递联盟”合作竞争分析第55-59页
    5.3 “快递联盟”配送平台的优势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总结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一:高校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需求满足程度调查问卷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国家体育场PPP项目为例
下一篇:基于Scratch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