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光伏概况 | 第17-19页 |
1.2.1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光伏电池建模及输出特性研究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2.1 PN结 | 第23-24页 |
2.2.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 第24页 |
2.3 光伏电池建模 | 第24-27页 |
2.3.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2.4 光伏电池仿真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27-30页 |
2.4.1 光伏电池在Matlab中的建模 | 第27页 |
2.4.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仿真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2.5 光伏发电DC/DC变换电路 | 第30-34页 |
2.5.1 DC/DC变换电路拓扑选择 | 第31页 |
2.5.2 SEPIC变换电路工作模态分析 | 第31-32页 |
2.5.3 SEPIC变换电路参数计算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光伏MPPT控制算法研究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MPPT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3.3 MPPT控制算法介绍 | 第36-42页 |
3.3.1 固定电压法 | 第36页 |
3.3.2 扰动观察法 | 第36-38页 |
3.3.3 电导增量法 | 第38-40页 |
3.3.4 扰动观察法结合固定电压法 | 第40-42页 |
3.4 MPPT算法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3.4.1 扰动观察法的仿真 | 第43页 |
3.4.2 扰动观察法结合固定电压法的仿真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占空比直接控制的电导增量法的研究和实现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占空比直接控制的定步长电导增量法 | 第47-50页 |
4.2.1 算法设计流程 | 第47-48页 |
4.2.2 占空比直接控制的定步长电导增量法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4.3 占空比直接控制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 第50-55页 |
4.3.1 算法设计流程 | 第50-52页 |
4.3.2 占空比直接控制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仿真分析 | 第52-55页 |
4.4 定步长与变步长算法仿真结果对比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改进电导增量法的研究和实现 | 第58-82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改进电导增量法的工作原理 | 第58-66页 |
5.2.1 基于SEPIC电路的光伏系统特性 | 第58-61页 |
5.2.2 改进电导增量法工作原理分析 | 第61-66页 |
5.3 改进电导增量法的设计流程 | 第66-68页 |
5.4 改进电导增量法仿真分析 | 第68-81页 |
5.4.1 光照变化下三种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68-77页 |
5.4.2 负载变化下两种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77-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4页 |
6.1 总结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