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机车微机控制的发展 | 第12页 |
1.2.2 国内机车微机控制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DF4B内燃机车电传动系统 | 第15-26页 |
2.1 DF4B机车电传动装置的作用 | 第15-18页 |
2.1.1 柴油机特性与机车特性 | 第15-18页 |
2.1.2 DF4B机车电力传动装置功能 | 第18页 |
2.2 DF4B机车励磁回路控制原理 | 第18-23页 |
2.2.1 机车恒功率调节系统 | 第18-21页 |
2.2.2 恒功率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3 DF4B机车速度的调节方式 | 第23-26页 |
2.3.1 牵引电机的调速方法 | 第23页 |
2.3.2 DF4B机车磁场削弱原理 | 第23-26页 |
第3章 DF4B内燃机车电气线路 | 第26-30页 |
3.1 主电路 | 第26-27页 |
3.2 励磁电路 | 第27-28页 |
3.3 辅助电路 | 第28-29页 |
3.4 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第4章 DF4B内燃机车微机系统的设计 | 第30-51页 |
4.1 DF4B机车微机系统硬件构成及原理 | 第30-36页 |
4.1.1 微机的组成、技术参数 | 第30-32页 |
4.1.2 微机各插件板系统控制图 | 第32-36页 |
4.2 微机板基本电路原理 | 第36-37页 |
4.2.1 单片机电路基准电压电路 | 第36页 |
4.2.2 微机板拨码开关电路 | 第36-37页 |
4.3 微机各信号电路 | 第37-42页 |
4.3.1 开关量电路 | 第37-38页 |
4.3.2 模拟量信号 | 第38-41页 |
4.3.3 各速度信号 | 第41-42页 |
4.4 微机恒功、辅发斩波输出电路 | 第42-43页 |
4.5 微机外部控制线路图 | 第43-48页 |
4.5.1 机车励磁回路 | 第43-45页 |
4.5.2 柴油机无级调速电路 | 第45-46页 |
4.5.3 电压调整电路 | 第46-47页 |
4.5.4 磁场削弱过渡电路 | 第47页 |
4.5.5 机车高位油压保护电路 | 第47-48页 |
4.6 微机外部线路基本接口图 | 第48-49页 |
4.7 DF4B微机升级改造后的效果 | 第49-51页 |
第5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1-63页 |
5.1 PLC技术简介 | 第51-52页 |
5.2 PLC的工作过程 | 第52-53页 |
5.3 PLC型号的选择 | 第53-55页 |
5.3.1 PLC的选型方法 | 第53-54页 |
5.3.2 PLC I/O点数的统计 | 第54页 |
5.3.3 PLC输出模块的选择 | 第54-55页 |
5.3.4 PLC型号的选择 | 第55页 |
5.3.5 电源的选择 | 第55页 |
5.4 DF4B内燃机车PLC逻辑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55-62页 |
5.4.1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I/O通道分配 | 第56页 |
5.4.2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接线图 | 第56-58页 |
5.4.3 DF4B机车梯形图程序 | 第58-60页 |
5.4.4 DF4B机车梯形图程序分析 | 第60-62页 |
5.5 DF4B机车LCU逻辑改造后的效果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