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与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选题依据第13-15页
    1.2 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第21-45页
    2.1 现代性本体论的前提、转向与批判第21-32页
        2.1.1 现代性本体论的前提第21-23页
        2.1.2 现代性本体论的转向第23-29页
        2.1.3 现代性本体论的批判第29-32页
    2.2 现代性批判的阶级性与实践性第32-37页
        2.2.1 现代性批判的阶级性第32-34页
        2.2.2 现代性批判的实践性第34-37页
    2.3 方法论上的现代性批判第37-45页
        2.3.1 黑格尔的方法论在现代性问题上的运用第37-39页
        2.3.2 马克思的方法论在现代性问题上的运用第39-45页
第三章 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第45-63页
    3.1 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背景及理论原则第45-50页
        3.1.1 后现代思潮——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背景第45-47页
        3.1.2 现代性及其基本准则第47-50页
    3.2 文化——现代性批判的本体第50-57页
        3.2.1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50-54页
        3.2.2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如何成就单一的现代性第54-57页
    3.3 总体性辩证法——现代性批判的基本方法第57-63页
第四章 如何看待詹姆逊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发展第63-72页
    4.1 詹姆逊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继承第63-67页
    4.2 詹姆逊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把握的缺失第67-72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与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中国现代性道路的影响第72-79页
    5.1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第72-75页
    5.2 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中国现代性道路的影响第75-79页
结语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恩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与实践研究(1924-1935)
下一篇: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