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分析与模拟--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依据第9-10页
        1.1.1 社会需求第9页
        1.1.2 科学问题第9-10页
    1.2 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拟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相关方法和模型简介第16-23页
    2.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第16-19页
        2.1.1 混合像元的产生第16页
        2.1.2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第16-17页
        2.1.3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第17-19页
        2.1.4 V-I-S模型第19页
    2.2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第19-21页
        2.2.1 城市空间紧凑度指数第19-20页
        2.2.2 城市空间形状分形维数第20页
        2.2.3 放射状指数第20-21页
    2.3 CA-Markov模型第21-23页
        2.3.1 CA-Markov模型第21-22页
        2.3.2 IDRISI软件中的CA-Markov模型第22-23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处理第23-26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3-24页
        3.1.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第23页
        3.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第23-24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4-26页
        3.2.1 遥感影像数据第24页
        3.2.2 地形数据第24-25页
        3.2.3 其他数据第25-26页
第4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分析第26-37页
    4.1 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第26-28页
    4.2 建设用地扩展的水平特征第28-30页
    4.3 建设用地扩展的地形分异第30-37页
        4.3.1 地形重心转移第30-31页
        4.3.2 建设用地扩展与海拔高度第31-34页
        4.3.3 建设用地扩展与地形起伏度第34-37页
第5章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拟第37-51页
    5.1 构建CA-Markov模型第37-46页
        5.1.1 CA-Markov模型构建初步与有效性检验第37-38页
        5.1.2 转换概率矩阵与转换面积矩阵第38-39页
        5.1.3 转换适宜性图集制作第39-44页
        5.1.4 CA-Markov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拟第44-46页
    5.2 模拟结果分析第46-48页
    5.3 建议第48-51页
        5.3.1 严格执行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49页
        5.3.2 加强研究区的生态保护第49页
        5.3.3 促进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第49页
        5.3.4 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相关合作第49-50页
        5.3.5 推进建设用地动态监测和监察执法工作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4页
    6.1 结论第51-52页
    6.2 创新点第52页
    6.3 问题和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交易成本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研究--来自于上证A股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