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杏十区地震资料解释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地震反演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井震结合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地震地质层位解释第12-37页
    2.1 地震层位标定第12-24页
        2.1.1 精细层位标定技术流程第12页
        2.1.2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第12-21页
        2.1.3 井震联合统层第21-24页
    2.2 层位精细解释第24-28页
        2.2.1 标准层的解释第24-26页
        2.2.2 非标准层解释第26-27页
        2.2.3 砂岩组及沉积单元的层位解释第27-28页
        2.2.4 层位解释质量监控第28页
    2.3 断层精细解释第28-32页
        2.3.1 多种方法联合解释断层第28-30页
        2.3.2 三维地震数据体空间断层组合第30-31页
        2.3.3 断层解释质量监控第31-32页
    2.4 平均速度场建立与构造成图第32-37页
        2.4.1 速度场建立技术流程第32-33页
        2.4.2 速度场建立步骤第33-35页
        2.4.3 构造成图方法第35页
        2.4.4 成图精度分析第35-37页
第三章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第37-51页
    3.1 地震属性的含义第37页
    3.2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分析第37-51页
        3.2.1 建立预测符合率标准第37-38页
        3.2.2 地震属性优选第38-40页
        3.2.3 地震属性门槛值的确定第40-43页
        3.2.4 地震属性符合率验证第43-51页
第四章 叠后反演储层预测第51-58页
    4.1 地震反演与研究区反演方法第51-58页
        4.1.1 工区概况第51页
        4.1.2 储层精细标定第51-53页
        4.1.3 储层测井敏感性分析第53-54页
        4.1.4 拟波阻抗曲线构建第54页
        4.1.5 反演方法优选第54-58页
第五章 井震结合三维地质建模第58-69页
    5.1 地质知识库及模型工区的建立第59页
    5.2 断层模型的建立第59-64页
        5.2.1 初始断层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5.2.2 井震结合断点归位第62-63页
        5.2.3 断层三维空间组合第63页
        5.2.4 井震结合断层模型的建立第63-64页
    5.3 模型网格的设计第64-65页
    5.4 井震结合三维模型建立第65-69页
        5.4.1 层面模型的建立第65-66页
        5.4.2 构造模型建立第66-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滨里海盆地X区块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分辨航测数据研究党河南山北缘断裂的大震破裂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