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滨里海盆地X区块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2页
    0.1 题目来源第8页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页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0.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9-10页
    0.5 研究成果与认识第10-12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5页
    1.1 区域构造特征第12-13页
    1.2 区域地层特征第13-15页
        1.2.1 含盐层系第13-14页
        1.2.2 盐上层系第14页
        1.2.3 盐下层系第14-15页
第二章 钻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第15-29页
    2.1 钻井高分辨率层序识别要素分析第15-16页
        2.1.1 描述测井曲线的要素第15-16页
        2.1.2 测井曲线叠加样式第16页
    2.2 X区块钻井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与层序划分第16-25页
        2.2.1 二级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及地质意义第17-21页
        2.2.2 单井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第21-25页
    2.3 钻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25-29页
        2.3.1 钻井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标准井选择第25-26页
        2.3.2 高分辨率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26-29页
第三章 地震层序识别与划分第29-41页
    3.1 地震层序界面特征第29页
    3.2 X区块地震层序划分第29-36页
        3.2.1 单井合成地震记录层序标定第30-31页
        3.2.2 连井合成地震记录层序标定第31-33页
        3.2.3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第33-35页
        3.2.4 地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35-36页
    3.3 地震层序界面构造特征第36-41页
第四章 沉积相划分及其演化第41-63页
    4.1 相标志及类型第41页
        4.1.1 沉积相标志第41页
        4.1.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第41页
    4.2 地震相划分与分析第41-45页
        4.2.1 地震相识别标志第42-45页
        4.2.2 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第45页
    4.3 各层序地层厚度分布特征第45-50页
    4.4 地震属性分析第50-56页
    4.5 沉积相划分及分析第56-57页
    4.6 X区块层序演化控制因素分析第57-63页
        4.6.1 气候因素对X区块层序地层的影响第57-62页
        4.6.2 全球海平面变化对X区块层序地层的影响第62页
        4.6.3 大地构造及古地貌对X区块层序地层的影响第62-63页
第五章 多参数反演及储层预测第63-78页
    5.1 地震资料反演第63-64页
        5.1.1 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第63页
        5.1.2 地质统计学反演第63-64页
        5.1.3 测井约束系数脉冲波阻抗反演第64页
    5.2 储层预测第64-66页
        5.2.1 储层精细标定第64-65页
        5.2.2 储层精细解释第65-66页
    5.3 储层预测可靠性分析第66-68页
    5.4 主要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68-75页
        5.4.1 A2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68-69页
        5.4.2 A3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69-70页
        5.4.3 Б1 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70页
        5.4.4 KT-I段储层分布特征第70-71页
        5.4.5 Г1 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71-72页
        5.4.6 Г2 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72-73页
        5.4.7 Г3 油层储层分布特征第73-74页
        5.4.8 KT-II段储层分布特征第74-75页
    5.5 孔隙度平面分布特征第75-78页
第六章 有利区带预测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288区块潜山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杏十区地震资料解释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