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生态型护岸概念的提出 | 第13页 |
1.1.2 生态型护岸材料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 生态护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植生混凝土组合骨料优选研究 | 第18-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2.1.1 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2.2.1 氨氮去除效果 | 第20-21页 |
2.2.2 总磷去除效果 | 第21-23页 |
2.2.3 综合评分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具脱氮除磷功能的组合骨料型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6-38页 |
3.1 材料制备 | 第26-27页 |
3.2 材料的脱氮除磷效果 | 第27-38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3.2.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3.2.1.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3.2.1.3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3.2.2.1 氨氮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28-30页 |
3.2.2.2 总氮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30-32页 |
3.2.2.3 总磷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3.2.2.4 硝氮、亚硝氮浓度变化及分析 | 第34-35页 |
3.2.3 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基于~(15)N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材料的脱氮机理 | 第38-4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4.1.2 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4.1.3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第40-41页 |
4.1.3.1 样品收集及前处理方法 | 第40页 |
4.1.3.2 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1.4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4.2.1 培养液中NH_4~+-N、NO_3~–-N、NO_2~–-N和TN含量变化 | 第41页 |
4.2.2 气样中 δ~(15)N值和~(15)N Atom% | 第41-42页 |
4.2.3 植物样、石样的 δ~(15)N值及~(15)N Atom % | 第42页 |
4.2.4 植生混凝土各部分~(15)N含量统计 | 第42-43页 |
4.2.5 讨论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5.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