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海洋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3页
   ·赤潮简介第11页
   ·有害赤潮分类第11-12页
   ·有害赤潮的危害第12-14页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第12-13页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资源的破坏第13-14页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14页
     ·赤潮对旅游经济的危害第14页
   ·米氏凯伦藻概述第14-23页
     ·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及其危害第15-17页
       ·米氏凯伦藻赤潮对养殖生物的危害第15-17页
       ·米氏凯伦藻对人类的潜在危害第17页
     ·米氏凯伦藻的危害机制第17-23页
       ·产生毒素第18-21页
         ·毒素种类第18页
         ·毒素结构与成分第18-19页
         ·影响毒素产生的因素第19-21页
       ·造成低氧环境第21页
       ·产生粘液第21-23页
第二章 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和卤虫的影响第23-32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6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6页
       ·实验设计第24页
       ·米氏凯伦藻对轮虫的影响实验第24页
       ·投饵与未投饵情况下的比较实验第24页
       ·米氏凯伦藻不同组分对轮虫的影响实验第24页
       ·米氏凯伦藻与轮虫的隔离实验第24-25页
       ·卤虫对米氏凯伦藻的摄食实验第25页
       ·米氏凯伦藻对卤虫存活的影响实验第25页
       ·数据处理第25-26页
   ·结果第26-31页
     ·米氏凯伦藻对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第26页
     ·投饵与未投饵情况下的比较实验第26页
     ·米氏凯伦藻不同组分对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第26-28页
     ·米氏凯伦藻与轮虫的隔离实验第28-29页
     ·卤虫对米氏凯伦藻的摄食第29页
     ·米氏凯伦藻对卤虫存活的影响第29-31页
   ·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米氏凯伦藻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早期发育的影响第32-41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6页
     ·材料第34页
     ·方法第34-36页
       ·受精卵的采集第34-35页
       ·对海湾扇贝D 型幼虫活力的影响第35页
       ·对海湾扇贝眼点幼虫存活的影响第35页
       ·对海湾扇贝稚贝爬升与附着的影响第35页
       ·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第35-36页
       ·对栉孔扇贝D 型幼虫存活的影响第36页
   ·结果第36-40页
     ·对海湾扇贝D 型幼虫活力的影响第36页
     ·对海湾扇贝眼点幼虫存活的影响第36页
     ·对海湾扇贝稚贝爬升、附着与存活的影响第36页
     ·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第36-39页
     ·对栉孔扇贝D 型幼虫存活的影响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和鱼类的毒性影响第41-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3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影响第42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慢性毒性影响第42页
       ·米氏凯伦藻对大菱鲆和牙鲆的毒性影响第42-43页
   ·结果第43-48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影响(16d)第43-44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慢性毒性影响(73d)第44-46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第44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种群繁殖的影响第44-46页
     ·米氏凯伦藻对大菱鲆和牙鲆幼鱼的毒性影响第46-48页
   ·讨论第48-51页
     ·卤虫与黑褐新糠虾敏感性比较第48页
     ·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繁殖的影响机制第48-49页
     ·米氏凯伦藻对鱼类的影响机制第49-51页
总结和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6页
发表及撰写文章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图目录第68-70页
表目录第70-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要环境因子对海水中磷化氢转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力达霉素抑制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