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序言 | 第9-11页 |
| 1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概述 | 第11-18页 |
| 1.1 案例与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 1.2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渊源与价值 | 第14-18页 |
| 1.2.1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渊源 | 第14-16页 |
| 1.2.2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价值 | 第16-18页 |
| 2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现状 | 第18-22页 |
| 2.1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立法现状 | 第18页 |
| 2.2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 2.2.1 适用股东的范围不明确 | 第18-19页 |
| 2.2.2 权利适用范围狭窄且规定模糊 | 第19-20页 |
| 2.2.3 缺乏程序方面的规定 | 第20页 |
| 2.2.4 股权回购价格确定方式不明确 | 第20-21页 |
| 2.2.5 缺乏债权人保护机制 | 第21-22页 |
| 3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比较研究 | 第22-36页 |
| 3.1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主体比较研究 | 第22-24页 |
| 3.1.1 记名股东的权利主体地位 | 第22页 |
| 3.1.2 受益股东的权利主体地位 | 第22页 |
| 3.1.3 无表决权股东的权利主体地位 | 第22-23页 |
| 3.1.4 出资瑕庇股东的权利主体地位 | 第23-24页 |
| 3.1.5 继受股东的权利主体地位 | 第24页 |
| 3.2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范围比较研究 | 第24-26页 |
| 3.2.1 美国立法 | 第24-25页 |
| 3.2.2 英国立法 | 第25-26页 |
| 3.2.3 大陆法系立法 | 第26页 |
| 3.3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程序比较研究 | 第26-29页 |
| 3.4 股份回购价格的确定机制 | 第29-34页 |
| 3.4.1 股份回购价格的确定主体 | 第29-31页 |
| 3.4.2 股份回购价格的计算方法 | 第31-34页 |
| 3.5 有关债权人利益保障的比较研究 | 第34-36页 |
| 3.5.1 美国立法 | 第34页 |
| 3.5.2 日本立法 | 第34-35页 |
| 3.5.3 德国立法 | 第35-36页 |
| 4 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完善 | 第36-45页 |
| 4.1 明确权利的适用主体 | 第36-37页 |
| 4.2 明确以及扩大权利的适用范围 | 第37-42页 |
| 4.2.1 关于74条第一款第一项的适用范围 | 第37页 |
| 4.2.2 关于74条第一款第二、三项的适用范围 | 第37-38页 |
| 4.2.3 扩大权利适用范围——增设兜底性条款 | 第38-42页 |
| 4.3 完善权利的行使程序 | 第42-43页 |
| 4.4 确定股份回购价格 | 第43-44页 |
| 4.4.1 确定股份回购价格的主体 | 第43页 |
| 4.4.2 确定股份回购价格的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 4.5 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