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社会保障改革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2.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述 | 第16-17页 |
2.1.1 社会保障扣除必要性 | 第16页 |
2.1.2 社会保障扣除比例适度性 | 第16页 |
2.1.3 社会保险基金来源 | 第16-17页 |
2.2 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2.2.1 对福利衡量的研究—基数效用论 | 第17页 |
2.2.2 福利最大化的条件-资源配置最优 | 第17-18页 |
2.2.3 福利最大化的手段—国民收入分配 | 第18页 |
2.3 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 | 第18-20页 |
2.3.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国家调节和干预理论 | 第19-20页 |
3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32页 |
3.1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3.1.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6) | 第20-21页 |
3.1.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阶段(1976-1998) | 第21-22页 |
3.1.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设发展阶段(1998至今) | 第22-23页 |
3.2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3.2.1 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存在偏差 | 第23-24页 |
3.2.2 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低 | 第24页 |
3.2.3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大 | 第24-26页 |
3.2.4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协调性差 | 第26页 |
3.2.5 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 第26页 |
3.3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3.3.1 政府对社会保障供给存在责任缺失 | 第26-27页 |
3.3.2 制度转型不彻底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第27-28页 |
3.3.3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分割 | 第28-29页 |
3.3.4 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分散 | 第29-30页 |
3.3.5 社会保障未形成立法 | 第30-32页 |
4 国外社会保障先进经验及借鉴 | 第32-40页 |
4.1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第32-36页 |
4.1.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 第32-34页 |
4.1.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第34-35页 |
4.1.3 印度社会保障制度 | 第35-36页 |
4.2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6-40页 |
4.2.1 社会制度的建设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 第37页 |
4.2.2 社会保障一定要有法律的支撑 | 第37-38页 |
4.2.3 社会保障要广覆盖 | 第38页 |
4.2.4 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完善的管理体系 | 第38页 |
4.2.5 多方主体共同承担社会保障 | 第38-40页 |
5 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5.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路 | 第40-41页 |
5.2 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 第41页 |
5.3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均衡发展 | 第41-43页 |
5.3.1 优化和整合城市社会保障项目 | 第42页 |
5.3.2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水平 | 第42-43页 |
5.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制 | 第43-44页 |
5.5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 第44页 |
5.6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开征社会保障税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