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轻质原油包水乳状液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样品测试 | 第15-29页 |
2.1 流变仪测试实验系统 | 第16-1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1.2 实验参数 | 第17页 |
2.1.3 乳状液制备条件确定 | 第17-18页 |
2.1.4 实验步骤 | 第18页 |
2.2 环道实验系统 | 第18-25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9-22页 |
2.2.2 不确定度分析 | 第22-24页 |
2.2.3 实验参数 | 第24页 |
2.2.4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2.3 实验样品物性参数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乳状液流变性实验研究 | 第29-45页 |
3.1 流变仪测试结果 | 第29-32页 |
3.1.1 剪切速率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2 温度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环道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2-39页 |
3.2.1 混合流速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2 温度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3 混合流速对乳状液相对粘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4 温度对乳状液相对粘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环道实验结果与流变仪测试结果对比 | 第39-43页 |
3.3.1 粘度对比 | 第40-41页 |
3.3.2 误差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中轻质原油包水乳状液粘度模型建立 | 第45-68页 |
4.1 乳状液粘度计算模型误差分析 | 第45-58页 |
4.1.1 现有乳状液粘度模型 | 第45-46页 |
4.1.2 流变仪测试结果对模型计算的验证 | 第46-52页 |
4.1.3 环道实验结果对模型计算的验证 | 第52-58页 |
4.2 影响乳状液流变性的因素分析 | 第58-62页 |
4.3 适合中轻质油包水乳状液模型建立 | 第62-65页 |
4.4 模型验证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中轻质原油包水乳状液转相点模型研究 | 第68-89页 |
5.1 转相点计算模型误差分析 | 第68-80页 |
5.1.1 现有转相点模型 | 第68-69页 |
5.1.2 流变仪测试结果对模型计算的验证 | 第69-74页 |
5.1.3 环道实验结果对模型计算的验证 | 第74-80页 |
5.2 转相原理 | 第80-81页 |
5.3 影响转相点因素 | 第81-84页 |
5.4 模型建立 | 第84-87页 |
5.5 模型验证 | 第87-8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6.2 建议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