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环境下的智慧化港口竞争力评价及转型研究--以大连港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7-24页 |
2.1.1 智慧化港口 | 第17-20页 |
2.1.2 自贸区物流 | 第20-21页 |
2.1.3 港口物流 | 第21-22页 |
2.1.4 港口联动 | 第22-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港口经济理论 | 第24页 |
2.2.2 联动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2.3 港口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6页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3 自贸区与港口智慧化联动发展 | 第28-32页 |
3.1 自贸区设立对智慧化港口提出的要求 | 第28-30页 |
3.1.1 货物吞吐量 | 第28页 |
3.1.2 智能化码头 | 第28-29页 |
3.1.3 集疏运系统 | 第29页 |
3.1.4 对外贸易进出口 | 第29页 |
3.1.5 跨境电商 | 第29-30页 |
3.1.6 综合素质人才 | 第30页 |
3.2 智慧港口提升港产城联动效应 | 第30-32页 |
3.2.1 港口与城市联动 | 第30-31页 |
3.2.2 港口与产业联动 | 第31-32页 |
4 自贸区背景下智慧化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45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42页 |
4.1.1 港口智慧化建设的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4.1.2 自贸区与港口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 | 第33-36页 |
4.1.3 港口联动发展效应的评价指标 | 第36-38页 |
4.1.4 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42页 |
4.2 智慧港口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第42-45页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2-43页 |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43-44页 |
4.2.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 | 第44-45页 |
5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45-70页 |
5.1 智慧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 | 第45-60页 |
5.1.1 主成分分析 | 第46-52页 |
5.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 第52-55页 |
5.1.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第55-58页 |
5.1.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 | 第58-60页 |
5.2 智慧化港口竞争力评价与对比 | 第60-70页 |
5.2.1 主成分分析 | 第60-66页 |
5.2.2 智慧化港口竞争力评价 | 第66-67页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6 大连港智慧化升级的策略建议 | 第70-73页 |
6.1 大连港智慧化升级的策略建议 | 第70-72页 |
6.1.1 提升港口作业能力 | 第70页 |
6.1.2 创新物流增值服务 | 第70-71页 |
6.1.3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 | 第71页 |
6.1.4 港口与腹地联区共建 | 第71页 |
6.1.5 发挥港口群联动效应 | 第71-7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