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方案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3 文献综评 | 第16-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4 相关概念 | 第19页 |
| 1.4.1 产业基金 | 第19页 |
| 1.4.2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 | 第19页 |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 1.5.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第2章 建立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必要性分析 | 第20-26页 |
| 2.1 财政支持力度层面 | 第20-21页 |
| 2.2 主要融资渠道层面 | 第21-22页 |
| 2.3 直接融资能力层面 | 第22-24页 |
| 2.4 产业自身发展层面 | 第24页 |
| 2.5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26-32页 |
| 3.1 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 3.2 政策保障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 3.3 投资收益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 3.4 案例指导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 3.5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发起阶段设计 | 第32-46页 |
| 4.1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发起 | 第32-38页 |
| 4.1.1 产业基金发起人分析 | 第32-33页 |
| 4.1.2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发起人设计 | 第33-38页 |
| 4.2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设立方式设计 | 第38页 |
| 4.3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设计 | 第38-41页 |
| 4.3.1 产业基金组织形式分析 | 第38-40页 |
| 4.3.2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设计 | 第40-41页 |
| 4.4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规模和存续周期设计 | 第41-43页 |
| 4.4.1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规模设计 | 第41-42页 |
| 4.4.2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存续期设计 | 第42-43页 |
| 4.5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主体设计 | 第43-45页 |
| 4.5.1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设计 | 第43页 |
| 4.5.2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资金托管人设计 | 第43-45页 |
| 4.6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运作阶段设计 | 第46-52页 |
| 5.1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投资机制设计 | 第46-47页 |
| 5.2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报酬机制设计 | 第47页 |
| 5.3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退出机制设计 | 第47-50页 |
| 5.4 H省节能环保产业基金风险控制 | 第50-51页 |
| 5.4.1 外部风险控制 | 第50-51页 |
| 5.4.2 内部风险控制 | 第51页 |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