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兴起动因与发展历程 | 第22-3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6页 |
2.1.1 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 第22-23页 |
2.1.2 新媒体平台的范围界定 | 第23页 |
2.1.3 政务直播的定义及类型 | 第23-26页 |
2.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兴起的动因 | 第26-30页 |
2.2.1 技术升级:互联网服务应用快速发展 | 第26-27页 |
2.2.2 用户需求: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 第27-29页 |
2.2.3 媒介转型:社交媒体全面移动化 | 第29-30页 |
2.2.4 政策环境:政务改革的提速升级 | 第30页 |
2.3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发展历程 | 第30-36页 |
2.3.1 政务直播1.0时期:专业领域的被动回应 | 第31-32页 |
2.3.2 政务直播2.0时期:融媒时代的主动发声 | 第32-33页 |
2.3.3 政务直播3.0时期:直播链条式运营形成 | 第33-36页 |
第3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应用 | 第36-47页 |
3.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公众服务 | 第36-38页 |
3.1.1 “直播+”激活公共服务新模式 | 第36-37页 |
3.1.2 直播问政打开民主政治新窗口 | 第37-38页 |
3.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行政执法 | 第38-43页 |
3.2.1 庭审直播增强政务宣传力度 | 第39-41页 |
3.2.2 执法直播主动回应舆论关注 | 第41-43页 |
3.3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应用于政务宣传 | 第43-47页 |
3.3.1 服务升级塑造政府新形象 | 第43-45页 |
3.3.2 移动直播助力城市微营销 | 第45-47页 |
第4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特征及优势 | 第47-57页 |
4.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特征 | 第47-53页 |
4.1.1 融媒体下内容生产普泛化 | 第47-50页 |
4.1.2 多样化互动式的直播场景 | 第50-52页 |
4.1.3 根植新媒体的强社交属性 | 第52-53页 |
4.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优势 | 第53-57页 |
4.2.1 信息公开掌握传播主动权 | 第54-55页 |
4.2.2 立体化传播渠道提升舆情响应力 | 第55-57页 |
第5章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中的问题对策 | 第57-64页 |
5.1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 | 第57-61页 |
5.1.1 复杂和浮躁的移动直播大环境 | 第57-58页 |
5.1.2 直播内容优势与短板并存 | 第58-59页 |
5.1.3 圈子化传播形成的信息壁垒 | 第59-60页 |
5.1.4 技术瓶颈与流量资费制约 | 第60-61页 |
5.2 新媒体平台政务直播的应对策略 | 第61-64页 |
5.2.1 双向管理净化网络直播生态 | 第61-62页 |
5.2.2 纵深拓展加强直播内容管理 | 第62页 |
5.2.3 一主多元打破信息传播壁垒 | 第62-63页 |
5.2.4 媒介技术的适应和升级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