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论民国时期的章学诚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3-24页
    一、本文主旨与研究对象第13-16页
    二、研究现状与留存问题第16-21页
    三、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第一章 章学诚的生平、学术思想及其早期传播第24-51页
    第一节 章学诚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大要第24-32页
    第二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早期流传第32-39页
    第三节 章学对晚清学者之影响第39-51页
        一、章学的私淑者和批评者——以谭献、李慈铭为例第39-45页
        二、从龚自珍到康有为——章氏之学在晚清经世派学人中的共鸣第45-51页
第二章 章学诚生平事迹的考证及著述之整理第51-64页
    第一节 民国学者对章学诚生平事迹的整理第51-56页
    第二节 民国学人对章学诚著述的整理第56-64页
        一、嘉业堂《章氏遗书》的出版第56-60页
        二、民国学者对章氏著述版本及流传的考证第60-64页
第三章 《文史通义》专书的研究第64-93页
    第一节 民国学者注释与疏解《文史通义》之成就第64-75页
        一、叶长青的《<文史通义>注》第64-66页
        二、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第66-69页
        三、钱基博的《<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第69-75页
    第二节 民国学者对《文史通义》的评论第75-93页
        一、学出实斋而申驳之——刘咸忻对《文史通义》的评论第75-84页
        二、历史主义下的审视——吕思勉的《<文史通义>评》第84-88页
        三、汉宋兼采——张舜徽的《<文史通义>平议》第88-93页
第四章 传统学术视角下的章学解读第93-108页
    第一节 子学复兴背景下的章学阐释——以孙德谦、张尔田为例第93-101页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章学诠释——以柳诒徵《国史要义》为中心第101-108页
第五章 章学诠释的趋新倾向第108-121页
    第一节 新史学视角下的思考——梁启超对章学的阐发第108-117页
        一、梁启超对章学诚史学理论的阐发第109-112页
        二、梁启超对章学诚方志学的评价第112-114页
        三、梁启超对章学诚校雠学的推崇第114-117页
    第二节 整理“国故”——胡适的章学诠释第117-121页
第六章 章学诠释与民国学术第121-139页
    第一节 从边缘走向中心——章学诚的“发现”历程第121-125页
        一、清学史书写中的章学诚第121-123页
        二、“史学史”书写中的章学诚第123-125页
    第二节 章学诚“六经皆史”论与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第125-134页
        一、真实的章学诚——“六经皆史”论本源探研第126-128页
        二、想象的章学诚——民国学者对“六经皆史”论的诠释第128-133页
        三、“本指”与“所指”的偏离——“六经皆史”论内涵演变的历史语境解构第133-134页
    第三节 章学与民国学术的新旧之争第134-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3页
附录:晚清民国学人于章学序跋及钩玄提要之论第153-178页
攻博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武士电影研究
下一篇:《礼记》中的礼法合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