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3.文献综评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3.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2.事件研究法 | 第16-17页 |
3.归纳法 | 第17页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创新点 | 第17页 |
2.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8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三、三星电子风险管控现状及绩效分析 | 第22-36页 |
(一)三星电子公司简介 | 第22页 |
(二)三星电子现有风险管理体系 | 第22-28页 |
1.治理和文化 | 第22-24页 |
2.战略和目标设定 | 第24-25页 |
3.绩效管理状况 | 第25-27页 |
4.审阅与修订 | 第27页 |
5.信息、沟通和报告 | 第27-28页 |
(三)三星风险管理体系在Note7事件上的具体应用 | 第28-33页 |
1.三星Note7爆炸事件始末 | 第28-29页 |
2.三星Note7爆炸事件对三星电子的影响 | 第29页 |
3.Note7事件发生后三星电子的应对措施 | 第29-31页 |
4.三星公司Note7事件风险管控(ERM)绩效 | 第31-33页 |
(四)三星电子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33-36页 |
1.调整现有组织框架 | 第34页 |
2.加强董事会的职权 | 第34页 |
3.加强风险防御的力度 | 第34页 |
4.战略布局的调整 | 第34-36页 |
四、电子信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6-47页 |
(一)电子信息企业风险管控体系 | 第36页 |
(二)风险控制措施 | 第36-39页 |
1.风险识别 | 第36-38页 |
2.风险评估 | 第38-39页 |
3.风险应对 | 第39页 |
(三)保障措施 | 第39-47页 |
1.治理与文化 | 第39-41页 |
2.战略和目标制定 | 第41-43页 |
3.风险信息沟通和报告 | 第43-45页 |
4.审阅与修订 | 第45-47页 |
五、结论和展望 | 第47-49页 |
(一)结论 | 第47页 |
(二)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