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位置及航向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悬停模态下的飞行控制难点第15-16页
    1.3 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16-17页
        1.3.2 课题研究背景第17-19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无人直升机建模与对象特性分析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ROTORLIB建模第21-24页
        2.2.1 模型选取依据第21-22页
        2.2.2 样例无人直升机配置第22-24页
    2.3 模型降阶及其合理性分析第24-29页
        2.3.1 模型降阶第25-26页
        2.3.2 合理性分析第26-29页
    2.4 对象特性分析第29-34页
        2.4.1 模态分析第29-31页
        2.4.2 耦合特性分析第31-33页
        2.4.3 频域特性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原有位置控制律分析第35-4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原有位置控制律第35-38页
        3.2.1 控制律总体架构第35页
        3.2.2 姿态增稳回路第35-37页
        3.2.3 位置控制回路第37-38页
    3.3 原有位置控制抗风性能的不足第38-44页
        3.3.1 常值风场对悬停的影响第39-42页
        3.3.2 动态风场对悬停的影响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地速的位置控制律改进设计第45-61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控制结构第45-47页
        4.2.1 地速控制回路第45-47页
        4.2.2 位置控制回路第47页
    4.3 控制律参数设计第47-54页
        4.3.1 姿态增稳回路设计第47-50页
        4.3.2 地速控制回路设计第50-52页
        4.3.3 位置控制回路设计第52-54页
    4.4 控制律对比分析第54-60页
        4.4.1 控制机理分析对比第54-55页
        4.4.2 非线性仿真对比第55-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航向控制律设计第61-76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基于阻尼内回路的原有航向控制律性能分析第61-64页
        5.2.1 控制结构第61-62页
        5.2.2 影响航向控制性能的因素第62-64页
    5.3 基于指令内回路的航向控制改进设计第64-69页
        5.3.1 控制结构第65-67页
        5.3.2 参数设计第67-69页
    5.4 航向控制律对比分析第69-75页
        5.4.1 控制性能对比第69-74页
        5.4.2 航向容错性能分析第74-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等效仿真环境开发第76-86页
    6.1 引言第76页
    6.2 等效仿真环境第76-78页
        6.2.1 开发思想第76-77页
        6.2.2 总体架构第77-78页
    6.3 模块软件的开发第78-85页
        6.3.1 等效飞控开发第78-80页
        6.3.2 Rotor Lib仿真模型开发第80-83页
        6.3.3 通信协议设计第83-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综合验证第86-94页
    7.1 引言第86页
    7.2 综合仿真方案第86-88页
        7.2.1 方案1仿真结果第87页
        7.2.2 方案2仿真结果第87-88页
        7.2.3 方案3仿真结果第88页
    7.3 仿真模态详细对比第88-92页
        7.3.1 小速度飞行第88-90页
        7.3.2 悬停回转第90-91页
        7.3.3 悬停着陆第91-92页
    7.4 试飞验证第92-93页
    7.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4-95页
    8.2 后续工作的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发动机液压管路耦合振动特性及模态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