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儒家大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8-18页
    (一)选题意义第8-9页
        1.理论意义第8页
        2.现实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第9-17页
        1.国内现状研究第9-16页
        2.国外现状研究第16-17页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7-18页
        1.论文研究方法第17页
        2.论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一、儒家大同思想的产生及演变第18-29页
    (一)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性论基础第18-22页
        1.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8-21页
        2.儒家大同思想产生的人性论基础第21-22页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演变第22-29页
        1.先秦孔子的大同思想第23-24页
        2.汉代董仲舒、何休的大同思想第24-25页
        3.宋代二程、朱熹的大同思想第25页
        4.近现代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第25-27页
        5.当代新儒家熊十力的大同思想第27-29页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历史评价第29-38页
    (一)儒家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9-34页
        1.天下为公第29-30页
        2.平等第30-32页
        3.和谐第32-34页
    (二)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评价第34-38页
        1.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价值第34-35页
        2.儒家大同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35-38页
三、儒家大同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8-48页
    (一)儒家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启示第38-40页
        1.儒家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一致性第38-39页
        2.儒家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启示第39-40页
    (二)儒家大同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第40-42页
        1.儒家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第40-41页
        2.儒家大同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第41-42页
    (三)儒家大同思想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第42-44页
        1.儒家大同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一致性第42-43页
        2.儒家大同思想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第43-44页
    (四)儒家大同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第44-48页
        1.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一致性第44-45页
        2.儒家大同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高原中部新生代陆相盆地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成因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和危险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