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激光诱导炽光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碳烟的光学诊断技术第12-17页
        1.2.1 消光法第12-14页
        1.2.2 双色法第14-16页
        1.2.3 激光诱导炽光法(LII)第16-17页
    1.3 LII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8-20页
第2章 激光诱导炽光法原理第20-30页
    2.1 激光诱导炽光法测量碳烟体积分数第20-25页
        2.1.1 激光诱导炽光法测量碳烟体积分数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2.1.2 碳烟颗粒指数因子x第22-23页
        2.1.3 双色法—LII测量碳烟体积分数第23-25页
    2.2 激光诱导炽光法测量碳烟粒径第25-29页
        2.2.1 激光散射法和激光诱导炽光联用测量碳烟粒径第25-26页
        2.2.2 时间解析LII法测量碳烟粒径第26-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激光诱导炽光法的仿真模拟计算第30-44页
    3.1 激光诱导炽光法仿真模型第30-33页
        3.1.1 能量守恒方程第30-33页
        3.1.2 质量守恒方程第33页
    3.2 LII仿真模拟计算程序第33-34页
        3.2.1 Matlab简介第33-34页
        3.2.2 模拟仿真软件界面介绍第34页
    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第34-42页
        3.3.1 模拟计算各参量求解第34-37页
        3.3.2 激光能量对LII的影响第37-40页
        3.3.3 激发波长对LII的影响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激光诱导炽光法实验系统搭建第44-52页
    4.1 激光诱导炽光实验系统平台第44-45页
    4.2 激光诱导炽光实验燃烧器选择第45-47页
    4.3 燃烧气路控制系统第47-48页
    4.4 实验所用激光器系统第48-49页
    4.5 实验所用ICCD相机第49-50页
    4.6 实验所用激光能量计第50页
    4.7 实验光学仪器第50-51页
    4.8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第5章 激光诱导炽光法实验分析第52-64页
    5.1 激光器和ICCD的时序同步第52-53页
    5.2 炽光信号图像获取与处理第53-57页
        5.2.1 Andor_SOLIS软件介绍第53页
        5.2.2 不同C_2H_4浓度下的LII炽光信号第53-54页
        5.2.3 不同激光能量下的LII炽光信号第54-55页
        5.2.4 背景光源信号处理第55-57页
    5.3 TC—LII数值计算第57-61页
        5.3.1 双色法波长 λ 的选择第58-59页
        5.3.2 双色法公式参量 α 的选择第59页
        5.3.3 ICCD增益第59-60页
        5.3.4 实验计算结果第60-61页
    5.4 实验误差分析第61-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全文总结第64-65页
    6.2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激光诱导炽光法检测碳烟参数仿真软件V1.0第70-7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组播和广域网传输的语音混沌保密通信及ARM实现
下一篇: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与银纳米粒子对量子点光致发光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