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回应型行政视野下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与回应型行政的契合第13-25页
    第一节 相对人程序性权利本体第13-15页
        一、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概念第13页
        二、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价值和功能第13-15页
    第二节 回应型行政的基本理论第15-19页
        一、回应型法及其产生第15-16页
        二、回应型行政理论第16-19页
    第三节 回应型行政与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契合第19-25页
        一、在实现行政目的方面的契合第19页
        二、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的契合第19-21页
        三、在保障公众参与方面的契合第21-22页
        四、在实现行政程序主体地位平等化方面的契合第22-23页
        五、相对人程序性权利是回应型行政模式实现的载体第23-25页
第二章 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内容与制度支撑第25-34页
    第一节 回应型行政视野下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主要内容第25-31页
        一、要求中立的执法人员主持程序和做出决定的权利第25-26页
        二、权利受到不利影响时被告知的权利第26-27页
        三、听证权第27-28页
        四、平等对待权第28-29页
        五、要求做出决定的行政主体对所做决定说明理由的权利第29-30页
        六、程序抵抗权第30页
        七、申诉权第30-31页
    第二节 程序性权利的制度支撑第31-34页
        一、行政治理模式的转变对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制度要求第31页
        二、具体制度支撑第31-34页
第三章 回应型行政视野下,我国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实现第34-45页
    第一节 我国落实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现状第34-37页
        一、行政主体保护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观念依然淡薄第34-35页
        二、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落实整体上缺乏有力的指导思想第35页
        三、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实现机制不够完善第35-37页
    第二节 我国继续落实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进路第37-45页
        一、立足回应型行政,转变观念第37-38页
        二、在立法中完善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第38-41页
        三、行政执法活动回应相对人程序权利需求第41-44页
        四、司法活动回应相对人程序性权利诉求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强制清污费用索赔若干争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