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汞的在环境介质中的自然储存及污染现状 | 第10-14页 |
1.1.1 自然界中汞的资源及其形态 | 第10-11页 |
1.1.2 汞的生态毒性及其危害 | 第11-12页 |
1.1.3 汞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1.2 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4页 |
1.2.2 水土环境植物修复技术 | 第14-16页 |
1.3 铁膜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1 植物根表铁膜的形成条件及其组成 | 第16-17页 |
1.3.2 根表铁膜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17页 |
1.4 重金属超级累植物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1 超积累植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 第18页 |
1.4.2 细胞壁不同多糖组分吸附重金属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4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2.4.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23页 |
2.4.2 铁膜诱导及汞暴露 | 第23页 |
2.4.3 细胞壁提取及组分分离及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23-24页 |
2.5 实验样品分析测定及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2.5.1 水样和植物样品总汞的测定 | 第24页 |
2.5.2 水样和植物样品甲基汞的测定 | 第24页 |
2.5.3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双穗雀稗吸附氯化汞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富集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25-34页 |
3.1 双穗雀稗吸附氯化汞的动力学特征 | 第25-28页 |
3.1.1 双穗雀稗对氯化汞的四种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25-27页 |
3.1.2 双穗雀稗对氯化汞的富集和转运特征 | 第27-28页 |
3.2 氯化汞浓度对双穗雀稗体内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的影响 | 第28-31页 |
3.2.1 氯化汞浓度对双穗雀稗富集总汞能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2 氯化汞浓度对双穗雀稗富集甲基汞能力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 双穗雀稗潜在的汞的甲基化能力 | 第31-32页 |
3.3.1 培养时间对双穗雀稗甲基化能力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2 培养溶液浓度对双穗雀稗甲基化能力的影响 | 第32页 |
3.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双穗雀稗吸附氯化甲基汞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富集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34-41页 |
4.1 双穗雀稗吸附氯化甲基汞的动力学特征 | 第34-36页 |
4.1.1 双穗雀稗吸附氯化甲基汞的四种动力学模型 | 第34-35页 |
4.1.2 双穗雀稗对氯化甲基汞的富集转运特征 | 第35-36页 |
4.2 氯化甲基汞浓度对双穗雀稗富集不同形态汞能力的影响 | 第36-40页 |
4.2.1 氯化甲基汞浓度对双穗雀稗富集甲基汞能力的影响 | 第36页 |
4.2.2 氯化甲基汞浓度对双穗雀稗富集其他形态汞能力的影响 | 第36-40页 |
4.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铁膜的形成对汞在双穗雀稗体内迁移的影响 | 第41-47页 |
5.1 铁膜的形成对无机汞和甲基汞吸附的影响 | 第41-43页 |
5.1.1 铁膜对双穗雀稗吸附甲基汞的影响 | 第41-43页 |
5.1.2 铁膜对双穗雀稗吸附无机汞的影响 | 第43页 |
5.2 铁膜对无机汞和甲基汞富集和迁移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1 铁膜对双穗雀稗富集和迁移无机汞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2 铁膜对双穗雀稗富集和迁移甲基汞的影响 | 第44页 |
5.3 铁膜对双穗雀稗体内汞甲基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46页 |
5.3.1 铁膜在无机汞环境中对汞甲基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2 铁膜在甲基汞环境中对汞形态的影响 | 第45-46页 |
5.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双穗雀稗细胞壁不同组分对汞的吸附性能及其傅里叶红外光谱学分析 | 第47-54页 |
6.1 双穗雀稗根细胞壁各组分对汞的吸附效果 | 第47-48页 |
6.2 双穗雀稗根细胞壁各组分FTIR谱图分析 | 第48-53页 |
6.2.1 无影响因素时双穗雀稗根细胞壁各组分FTIR谱图分析 | 第48-50页 |
6.2.2 汞添加对双穗雀稗根细胞壁各组分FTIR谱图的影响 | 第50-51页 |
6.2.3 铁膜的形成及汞添加对双穗雀稗根细胞壁各组分FTIR谱图的影响 | 第51-53页 |
6.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