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软件外包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4-26页 |
2.1 软件外包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2.1.1 服务外包概念 | 第14-15页 |
2.1.2 IT服务外包概念 | 第15页 |
2.1.3 软件外包概念 | 第15-16页 |
2.1.4 软件外包的分类 | 第16-17页 |
2.1.5 软件外包的流程 | 第17-18页 |
2.2 软件项目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2.1 软件质量管理 | 第18-19页 |
2.2.2 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标准和方法 | 第19-23页 |
2.2.2.1 ISO9000系列 | 第19-20页 |
2.2.2.2 CMMI | 第20-21页 |
2.2.2.3 PDCA循环 | 第21-23页 |
2.2.3 敏捷开发质量管理 | 第23-26页 |
2.2.3.1 敏捷开发概念 | 第23-24页 |
2.2.3.2 敏捷开发质量与管理 | 第24页 |
2.2.3.3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软件质量保证 | 第24-25页 |
2.2.3.4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软件质量度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敏捷开发项目引入CMMI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9页 |
3.1 敏捷开发与CMMI之间的不同 | 第26页 |
3.2 敏捷开发与CMMI之间的互补 | 第26-27页 |
3.3 敏捷开发与CMMI之间的融合 | 第27-29页 |
第四章P公司的项目信息介绍 | 第29-33页 |
4.1 P公司简介 | 第29页 |
4.1.1 P公司业务范围 | 第29页 |
4.1.2 P公司的机遇和挑战 | 第29页 |
4.2 P公司项目介绍 | 第29-31页 |
4.2.1 P公司外包项目的开发模式 | 第29-30页 |
4.2.2 P公司项目的组织结构 | 第30页 |
4.2.3 实践项目介绍 | 第30-31页 |
4.3 P公司敏捷开发项目中常见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基于CMMI软件项目的敏捷开发质量管理过程 | 第33-60页 |
5.1 实践项目启动阶段 | 第33-42页 |
5.1.1 组织建设 | 第33-34页 |
5.1.2 建立敏捷开发过程 | 第34-35页 |
5.1.3 敏捷和CMMI结合的流程设计 | 第35-36页 |
5.1.4 敏捷开发中植入PDCA | 第36-38页 |
5.1.5 设定质量目标 | 第38-39页 |
5.1.6 质量评审计划 | 第39-40页 |
5.1.7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 第40-41页 |
5.1.8 制定工作完成标准 | 第41-42页 |
5.2 实践项目需求分析阶段 | 第42-46页 |
5.2.1 需求管理 | 第42-44页 |
5.2.2 需求描述 | 第44-45页 |
5.2.3 需求分配 | 第45页 |
5.2.4 需求评审 | 第45-46页 |
5.3 实践项目软件设计阶段 | 第46-50页 |
5.3.1 敏捷开发设计文档 | 第46-47页 |
5.3.2 详细设计与编码同行 | 第47-48页 |
5.3.3 测试前移TDD | 第48-49页 |
5.3.4 设计阶段复查 | 第49-50页 |
5.4 实践项目编码和复查 | 第50-55页 |
5.4.1 结对编程 | 第50-51页 |
5.4.2 编码规约 | 第51-52页 |
5.4.3 代码检查流程 | 第52-53页 |
5.4.4 代码自查 | 第53-54页 |
5.4.5 代码静态解析 | 第54页 |
5.4.6 代码评审 | 第54-55页 |
5.5 实践项目软件测试阶段 | 第55-60页 |
5.5.1 持续集成 | 第55-57页 |
5.5.2 小型发布 | 第57-58页 |
5.5.3 品质管理活动 | 第58页 |
5.5.4 测试阶段过程改进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8页 |
6.1 实践项目回顾总结 | 第60-67页 |
6.1.1 品质分析 | 第60-63页 |
6.1.2 周期迭代问题小结 | 第63-65页 |
6.1.3 知识库建立和人才培养 | 第65-67页 |
6.2 本文总结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