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8-23页
    一、背景和意义第8-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20页
        (一) 非正规就业研究第12-16页
        (二)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研究第16-19页
        (三) 研究述评第19-20页
    三、研究设计第20-23页
        (一) 研究目标第20-21页
        (二) 研究方法第21页
        (三) 研究思路第21页
        (四) 研究设计图第21-23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3-37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23-31页
        (一) 非正规就业的内涵第23-27页
        (二) 非正规就业与相近概念比较第27-31页
        (三)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第31页
    二、基础理论第31-37页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31-33页
        (二) 凯恩斯就业理论第33-34页
        (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第34页
        (四) 社会排斥理论第34-37页
第二章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状第37-47页
    一、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兴起的原因第37-38页
        (一) 严峻的就业形势第37-38页
        (二) 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第38页
    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情况及特点第38-47页
        (一) 问卷调查设计与研究假设第39-40页
        (二) 大学生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情况第40页
        (三)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情况第40-44页
        (四)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特点第44-47页
第三章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的障碍及成因分析第47-56页
    一、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50页
        (一) 就业观念固化第47页
        (二) 劳动关系不规范第47-48页
        (三) 劳动报酬较低第48页
        (四) 户籍制度受限第48-49页
        (五) 社会保障不完善第49页
        (六) 社会福利不稳定第49-50页
    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50-53页
        (一) 主体障碍第50-51页
        (二) 客体障碍第51-53页
    三、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的障碍成因分析第53-56页
        (一) 大学生就业观念固化第53-54页
        (二) 人才培养滞后第54页
        (三) 制度体系不完善第54页
        (四) 非正规就业理念短视化第54-56页
第四章 推动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对策设计第56-61页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第56-57页
        (一) 转变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第56-57页
        (二) 克服眼高手低,提高就业能力第57页
    二、家庭层面第57-58页
        (一) 转变观念,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第57页
        (二) 拓宽渠道,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第57-58页
    三、高校层面第58-59页
        (一) 加强就业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第58页
        (二) 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第58页
        (三) 开展创业教育,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第58-59页
    四、政府与社会层面第59-61页
        (一) 加强法制化建设第59页
        (二)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第59-60页
        (三) 优惠政策倾斜扶持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附录第67-70页
致谢及基金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研究
下一篇:受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