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接收站大口径管线预冷规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LNG输送管道概述 | 第13-15页 |
1.3 管线预冷 | 第15-18页 |
1.3.1 预冷原则 | 第15页 |
1.3.2 预冷目的 | 第15页 |
1.3.3 管线预冷工艺 | 第15-17页 |
1.3.4 预冷要求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LNG卸料管线氮气预冷理论分析 | 第20-34页 |
2.1 管线、保冷层及氮气性质 | 第20-22页 |
2.1.1 管线及保冷层性质 | 第20页 |
2.1.2 氮气性质 | 第20-22页 |
2.2 预冷换热分析 | 第22-24页 |
2.2.1 热传导 | 第22-23页 |
2.2.2 对流换热 | 第23-24页 |
2.3 管线预冷计算模型 | 第24-27页 |
2.3.1 模型简化 | 第24-25页 |
2.3.2 预冷计算模型 | 第25-27页 |
2.4 计算结果与实例对比分析 | 第27-33页 |
2.4.1 海南LNG实际预冷分析 | 第27-29页 |
2.4.2 计算结果与实际对比 | 第29-31页 |
2.4.3 误差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大口径LNG管线氮气预冷规律研究 | 第34-57页 |
3.1 Fluent介绍 | 第34-37页 |
3.1.1 网格划分 | 第34-36页 |
3.1.2 网格独立性与步长独立性检验 | 第36-37页 |
3.2 控制方程 | 第37-39页 |
3.3 氮气预冷数值模拟设置 | 第39-40页 |
3.3.1 模型设置 | 第39-40页 |
3.3.2 边界条件 | 第40页 |
3.3.3 收敛控制 | 第40页 |
3.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第40-42页 |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2-55页 |
3.5.1 管壁温度分布规律 | 第42-45页 |
3.5.2 管内流体温度分布规律 | 第45-51页 |
3.5.3 管线温降速率分析 | 第51-52页 |
3.5.4 管内速度场分析 | 第52-54页 |
3.5.5 保冷层温度分布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管线预冷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70页 |
4.1 氮气质量流量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1.1 质量流量对顶底温差的影响 | 第57-58页 |
4.1.2 质量流量对温降速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 氮气入口温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1 入口温度对顶底温差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氮气入口温度对温降速率的影响 | 第60页 |
4.3 入口压力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4.3.1 压力对顶底温差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2 压力对预冷速率的影响 | 第61页 |
4.4 管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4.4.1 直径对顶底温差影响分析 | 第62-63页 |
4.4.2 管径对预冷速率的影响 | 第63页 |
4.5 预冷介质对预冷过程的影响 | 第63-65页 |
4.5.1 BOG物性参数 | 第63-64页 |
4.5.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4页 |
4.5.3 BOG与氮气预冷模型对比 | 第64-65页 |
4.6 氮气预冷关联式分析 | 第65-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膨胀弯对管线预冷影响分析 | 第70-80页 |
5.1 物理模型 | 第70-72页 |
5.2 控制方程 | 第72页 |
5.3 边界条件 | 第72页 |
5.4 计算结果 | 第72-78页 |
5.4.1 温度分布图 | 第72-74页 |
5.4.2 膨胀弯速度场分析 | 第74-76页 |
5.4.3 π型膨胀弯对上、下游管线温度分布影响 | 第76-77页 |
5.4.4 膨胀弯处温降速率分析 | 第77-78页 |
5.4.5 膨胀弯处顶底温差分布规律 | 第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