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论文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4-16页
引言第16-18页
对象和方法第18-21页
    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1 研究对象来源第18页
        1.2 诊断标准及分组第18-19页
        1.3 排除标准第19页
    2.实验方法第19-21页
        2.1 一般资料收集第19页
        2.2 标本采集与测定第19-20页
        2.3 统计学分析第20-21页
结果第21-28页
    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第21-22页
        1.1 一般情况第21页
        1.2 临床特征第21-22页
    2 各项指标组间对比第22-27页
        2.1 血糖水平对比第22页
            2.1.1 A、B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比较第22页
            2.1.2 B1组与B2组餐后 2h血糖对比第22页
        2.2 血清C肽对比第22-23页
            2.2.1 A、B两组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 2h血清C肽(PCP)对比:第22-23页
            2.2.2 B1组与B2组FCP、PCP对比第23页
        2.3 HbAlc水平对比第23页
            2.3.1 A、B两组HbAlc水平对比第23页
            2.3.2 B1、B2两组HbAlc水平对比第23页
        2.4 FPG、2hPG分组后DR发生率的比较第23-25页
            2.4.1 FPG分组后DR发生率比较第23-24页
            2.4.2 2hPG分组后DR发生率比较第24-25页
        2.5 C肽水平分组后DR发生率的比较第25页
        2.6 HbAlc水平分组后DR发生率的比较第25-27页
    3 临床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第27-28页
讨论第28-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0页
综述第40-57页
    引言第40页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改变第40-42页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第42-51页
        2.1 多元醇途径激活第43-44页
        2.2 蛋白激酶C(PKC)激活第44-46页
        2.3 终末糖基化产物堆积第46页
        2.4 氧化应激增加第46-48页
        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表达第48-49页
        2.6 黏附分子的作用第49-50页
        2.7 总结及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个人简介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水平影响及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情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绞股蓝总皂苷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改善高糖诱导的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