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开发模式效果分析--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本人对上述综述的评价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2 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贫困的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1.2 贫困产生的原因 | 第20-21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贫困理论与反贫困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典型的扶贫模式 | 第22-25页 |
第3章 江西省丰城市农村贫困现状及扶贫开发模式 | 第25-31页 |
3.1 江西省丰城市农村贫困现状 | 第25页 |
3.1.1 基本情况及农村贫困现状 | 第25页 |
3.2 江西省丰城市扶贫模式的基本情况 | 第25-31页 |
3.2.1 扶贫模式的历史演变 | 第25-27页 |
3.2.2 扶贫模式的实施规划情况 | 第27-28页 |
3.2.3 扶贫模式取得的总体成效 | 第28-31页 |
第4章 江西省丰城市扶贫模式效果分析 | 第31-54页 |
4.1 整村推进模式 | 第31-39页 |
4.1.1 整村推进模式的实施情况 | 第31-32页 |
4.1.2 整村推进取得的成效 | 第32-38页 |
4.1.3 整村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4.2 移民搬迁模式 | 第39-44页 |
4.2.1 移民搬迁模式的实施情况 | 第39-41页 |
4.2.2 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 | 第41-42页 |
4.2.3 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4.3 劳动力培训转移模式 | 第44-49页 |
4.3.1 劳动力培训转移模式的实施情况 | 第44-45页 |
4.3.2 劳动力培训转移取得的成效 | 第45-48页 |
4.3.3 劳动力培训转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4.4 社会扶贫模式 | 第49-52页 |
4.4.1 社会扶贫模式的实施情况 | 第49-50页 |
4.4.2 社会扶贫取得的成效 | 第50-51页 |
4.4.3 社会扶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4.5 产业化扶贫模式 | 第52-54页 |
4.5.1 产业化扶贫模式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 第52-53页 |
4.5.2 产业化扶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第5章 江西省丰城市扶贫模式效果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第54-58页 |
5.1 加大资金的筹集,扶助和监管力度 | 第54-55页 |
5.2 强化社会扶贫工作,建立社会扶贫激励机制 | 第55页 |
5.3 精心组织科技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 | 第55-56页 |
5.4 加大产业化扶助力度,强力开展产业化扶贫 | 第56-57页 |
5.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页 |
5.6 强化扶贫队伍自身建设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