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图式的《银河护卫队》中美大学生受众比较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1.3.3 对比分析法 | 第17页 |
1.3.4 网络访谈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梳理 | 第19-25页 |
2.1 图式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 文化图式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3 文化图式与跨文化交际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2.4 电影受众概念梳理及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5 电影《银河护卫队》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电影《银河护卫队》相关概述 | 第25-28页 |
3.1 漫威电影 | 第25页 |
3.2 漫威发展时期的电影 | 第25-26页 |
3.3 漫威二阶段电影代表《银河护卫队》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问卷的设计回收与检验 | 第28-34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8页 |
4.2 问卷回收 | 第28-29页 |
4.3 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9-34页 |
4.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29-31页 |
4.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 第31-34页 |
第五章 中美大学生受众问卷与文化图式分析 | 第34-58页 |
5.1 中美大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 第34-50页 |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5.1.2 中美大学生受众对比分析 | 第35-46页 |
5.1.3 中美大学生受众量表分析 | 第46-50页 |
5.2 中美大学生文化图式的共性与差异 | 第50-58页 |
5.2.1 共性 | 第50-54页 |
5.2.2 差异 | 第54-58页 |
第六章 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 第58-65页 |
6.1 中美科幻片现状比较 | 第58-59页 |
6.2 观众对科幻片的态度 | 第59-61页 |
6.3 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分析 | 第61-63页 |
6.3.1 科幻电影的受众新变化 | 第61-62页 |
6.3.2 对科幻电影的高期待性 | 第62页 |
6.3.3 更追求特效与观影体验 | 第62页 |
6.3.4 科幻电影产业运作缺失 | 第62页 |
6.3.5 科幻题材陈旧缺乏创新 | 第62-63页 |
6.4 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建议 | 第63-65页 |
6.4.1 社交媒体在电影传播的运用 | 第63页 |
6.4.2 科幻电影产业化专业化运作 | 第63-64页 |
6.4.3 为观众提供极佳的影片效果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5-67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65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