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离心式论文

离心压缩机迷宫密封封严性与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第9-10页
    1.2 迷宫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迷宫密封实验研究第10-12页
        1.2.2 迷宫密封数值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迷宫密封激振力的研究第13页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第13-16页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页
        1.3.3 研究思路第14-16页
第2章 迷宫密封机理与分析方法第16-32页
    2.1 迷宫密封简介第16-18页
        2.1.1 迷宫密封的分类第16-18页
    2.2 迷宫密封的节流作用原理第18-20页
        2.2.1 迷宫密封机理第18-19页
        2.2.2 迷宫密封的节流原理第19-20页
        2.2.3 理想型迷宫密封焓熵图第20页
        2.2.4 迷宫密封特点和使用第20页
    2.3 迷宫密封泄漏公式法第20-22页
    2.4 迷宫密封中气体作用力研究第22-24页
    2.5 密封激振力模型第24-26页
        2.5.1 Thomas-Alford模型第24-25页
        2.5.2 Black-Childs模型第25-26页
        2.5.3 Muszynsa的模型第26页
    2.6 计算流体力学的介绍第26-29页
        2.6.1 商用CFD软件FLUENT第27页
        2.6.2 网格介绍第27-29页
    2.7 CFD数值模拟结果后处理第29-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迷宫密封流场特性研究第32-45页
    3.1 迷宫密封流场分析模拟方法第32-37页
        3.1.1 控制方程第32-33页
        3.1.2 湍流模型以及壁面函数第33-36页
        3.1.3 收敛的判定第36-37页
    3.2 压缩机密封数值计算第37-40页
        3.2.1 迷宫密封计算模型第37-38页
        3.2.2 边界条件第38-39页
        3.2.3 迷宫密封参数假定第39-40页
    3.3 网格划分与网格无关性验证第40-41页
        3.3.1 网格划分方法第40-41页
        3.3.2 网格无关性检验第41页
    3.4 数值结果正确性算例验证第41-42页
    3.5 迷宫密封流场计算第42-43页
        3.5.1 迷宫密封压力场分析第42-43页
        3.5.2 迷宫密封速度场分析第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不同工况与含槽结构密封封严性研究第45-59页
    4.1 含槽迷宫密封模型第45-46页
        4.1.1 凹槽迷宫密封几何模型与网格第45-46页
    4.2 不同尺寸凹槽结构封严性比较第46-52页
        4.2.1 不同尺寸凹槽结构数值计算边界条件第46页
        4.2.2 凹槽迷宫密封流场分析第46-48页
        4.2.3 不同位置与尺寸的凹槽密封泄漏量第48-52页
    4.3 不同工况下凹槽密封与直通密封封严性第52-57页
        4.3.1 不同密封间隙下凹槽密封与直通密封封严性第52-53页
        4.3.2 不同转速下凹槽密封与直通密封封严性第53-55页
        4.3.3 不同压比下凹槽密封与直通密封封严性第55页
        4.3.4 不同预旋率下凹槽密封与直通密封封严性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压缩机中密封动特性与稳定性研究第59-82页
    5.1 计算模型第59-61页
        5.1.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第59-61页
    5.2 CFD方法求解动特性第61-64页
        5.2.1 旋转的坐标系第62页
        5.2.2 密封气体力求解第62-64页
    5.3 不同工况密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第64-71页
        5.3.1 不同进出口压比对密封动特性影响第64-67页
        5.3.2 不同的转速对密封动特性影响第67-68页
        5.3.3 不同密封间隙对动特性影响第68-69页
        5.3.4 不同预旋率对密封动特性影响第69-71页
    5.4 迷宫密封防旋装置对密封转子稳定性影响研究第71-76页
        5.4.1 防旋装置计算模型第72-73页
        5.4.2 防旋装置数值计算第73-76页
    5.5 含密封的压缩机转子系统特性研究第76-80页
        5.5.1 临界转速研究第76-78页
        5.5.2 对数衰减率第78-80页
    5.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润滑油中抗氧剂含量检测的伏安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梁板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