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贫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及参与行为研究--以湖北省四大贫困区域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4-20页
    (一)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 旅游扶贫是“旅游+扶贫”跨界融合的突破点第14页
        2.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探索的着力点第14-15页
        3. 扶贫感知是决定旅游产业扶贫成功与否的关键点第15页
    (二)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 理论意义第15-16页
        2. 实践意义第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文献研究第16-17页
        2. 专家访谈第17页
        3. 问卷调查第17页
        4. 统计分析第17页
    (四) 研究框架及问题第17-18页
    (五)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18-20页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20-33页
    (一) 文献综述第20-30页
        1. 国内外关于居民感知的文献综述第20-24页
        2. 国内外关于参与行为的文献综述第24-27页
        3. 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文献综述第27-30页
        4. 文献研究评述第30页
    (二) 理论基础第30-33页
        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0-31页
        2. 计划行为理论第31-32页
        3. 社会交换理论第32-33页
三、湖北省四大贫困区域旅游扶贫的基本概况第33-35页
    (一) 湖北省四大贫困区域基本情况第33页
    (二) 湖北省四大贫困区域的基础条件分析第33-35页
        1. 四大贫困区域扶贫规划出台,旅游产业扶贫成为重要抓手第33-34页
        2. 四大贫困区域经济相对落后,但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极具潜力第34页
        3.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扶贫的主要形式第34-35页
四、研究模型与假设第35-44页
    (一) 研究设计第35-38页
        1. 研究对象第35页
        2. 核心概念界定第35-38页
    (二) 研究模型构建第38-40页
        1. 国内外关于居民感知的研究模型第38-39页
        2. 本研究的贫困居民感知模型第39页
        3.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模型第39-40页
    (三) 研究假设第40-41页
    (四) 问卷设计第41页
    (五)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1-43页
        1. 贫困居民感知的量表第41-42页
        2. 贫困居民的态度的测量第42页
        3. 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的测量第42页
        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42-43页
    (六) 统计分析方法第43-44页
        1. 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第43页
        2.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第43页
        3.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第43页
        4. 结构方程分析(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第43-44页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第44-54页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4-45页
    (二) 信度分析第45-46页
        1. 问卷整体信度分析第45页
        2. 各变量信度分析第45-46页
    (三) 因子分析第46-49页
        1. 效度检验第46页
        2. 测量量表效度检验第46-47页
        3. 自变量因子分析第47-49页
        4. 因变量因子分析第49页
    (四) 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假设检验第49-54页
        1.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9-50页
        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第50-51页
        3. 模型识别第51-52页
        4. 模型拟合度分析第52-54页
六、实证结果分析第54-57页
    (一) 研究模型的总结第54页
    (二) 主要假设验证第54-57页
        1. 情感获益感知与贫困居民的态度、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第55页
        2. 物质获益感知与贫困居民的态度、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第55页
        3. 生存成本感知与贫困居民的态度、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第55-56页
        4. 社会成本感知与贫困居民的态度、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第56页
        5. 贫困居民的态度与旅游扶贫参与行为第56-57页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7-61页
    (一) 研究结论第57页
    (二) 管理启示第57-59页
        1. 完善扶贫参与机制,提升情感获益感知第58页
        2.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增强物质获益感知第58-59页
        3.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力求生态持续发展第59页
        4. 建立扶贫保障体系,确保社会文化传承第59页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9-61页
        1. 研究局限第59-60页
        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附录1: 问卷调查表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郊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南昌市梅岭为例
下一篇:文化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政府行为研究--以德清钢琴产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