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 | 第13-15页 |
1.2.1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启示 | 第14-15页 |
1.3 研究类型与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18-19页 |
1.7.1 研究特色 | 第18-19页 |
1.7.2 创新点 | 第19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2 现状分析: 研究区域(南昌市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 | 第21-32页 |
2.1 区位 | 第21-22页 |
2.2 资源稟赋 | 第22-25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2.2.2 气候条件 | 第23页 |
2.2.3 植被资源 | 第23-24页 |
2.2.4 野生动物资源 | 第24页 |
2.2.5 人文历史资源 | 第24-25页 |
2.3 森林旅游景区之“梅岭十景” | 第25-29页 |
2.4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发展定位和主要战略成效 | 第29-31页 |
2.4.1 发展定位 | 第29-30页 |
2.4.2 主要战略成效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理论构思: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变量测量方法 | 第32-40页 |
3.1 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3.2 理论模型中变量的测量方法 | 第35-39页 |
3.2.1 被解释变量:游客满意度(Y) | 第35-36页 |
3.2.2 解释变量1:景区形象感知(X1) | 第36页 |
3.2.3 解释变量2:服务质量感知(X2) | 第36-37页 |
3.2.4 解释变量3:游客价值感知(X3) | 第37-38页 |
3.2.5 解释变量4:游客预期(X4) | 第38页 |
3.2.6 控制变量:游客个体特征(P)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实证研究: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 | 第40-62页 |
4.1 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 | 第40-51页 |
4.1.1 问卷调查的基本步骤 | 第40-41页 |
4.1.2 预调查研究 | 第41-46页 |
4.1.3 正式调查、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第46-51页 |
4.2 游客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理论模型的数理统计分析 | 第51-60页 |
4.2.1 样本特征的统计分析 | 第52-56页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2.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2-6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预调查问卷 | 第68-71页 |
附录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正式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