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股权价值高估 | 第15页 |
2.1.2 盈余管理 | 第15-17页 |
2.1.3 创业投资减持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内部人交易理论 | 第18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2.3 行为金融理论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3.1 关于股权价值高估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2 关于股权价值高估与创业投资减持的研究 | 第21-23页 |
2.3.3 关于盈余管理与创业投资减持的研究 | 第23-25页 |
3 我国创业投资减持套现现状分析 | 第25-36页 |
3.1 我国创业投资减持套现基本情况 | 第25-30页 |
3.1.1 创业投资减持特点 | 第25-26页 |
3.1.2 创业投资减持的主要方式 | 第26-29页 |
3.1.3 创业投资减持业绩表现 | 第29-30页 |
3.2 我国创业投资减持套现行为分析 | 第30-33页 |
3.2.1 创业投资减持行为动因 | 第30-32页 |
3.2.2 创业投资减持时机选择 | 第32-33页 |
3.2.3 创业投资减持经济后果 | 第33页 |
3.3 股权价值高估、盈余管理与创业投资减持作用机理 | 第33-36页 |
3.3.1 股权价值高估与盈余管理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3.3.2 股权价值高估及盈余管理对创业投资减持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4 股权价值高估、盈余管理与创业投资减持的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4.1 相关变量度量 | 第36-38页 |
4.1.1 应计盈余管理的度量 | 第36页 |
4.1.2 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 第36-37页 |
4.1.3 股权价值高估的度量 | 第37-38页 |
4.2 研究变量设计及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4.2.1 研究变量设计 | 第38-39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39页 |
4.3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9页 |
4.4 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4.5 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4.6 实证分析 | 第41-45页 |
4.6.1 股权价值高估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4.6.2 股权价值高估及盈余管理对创业投资减持的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4.7 稳健性检验 | 第45-47页 |
4.8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5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5.1 健全股权价值高估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 第49-50页 |
5.1.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 | 第49页 |
5.1.2 强化市场监督管控,加强高估企业自律管理 | 第49-50页 |
5.2 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 第50-52页 |
5.2.1 健全会计准则体系,缩小盈余管理空间 | 第50页 |
5.2.2 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50-51页 |
5.2.3 完善外部审计机制,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 第51-52页 |
5.3 规范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 第52-55页 |
5.3.1 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标准,强化减持约束机制 | 第52页 |
5.3.2 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 | 第52-53页 |
5.3.3 明确违规收益处罚制度,健全税收调节机制 | 第53-55页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63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