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筛选真菌—细菌联合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技术路线第12页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形成及危害第12-13页
        1.3.1 石油污染土壤的形成第12-13页
        1.3.2 石油污染土壤的危害第13页
    1.4 石油污染主要修复技术及特点第13-14页
        1.4.1 物理修复技术第13页
        1.4.2 化学修复技术第13-14页
        1.4.3 植物修复技术第14页
        1.4.4 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4页
    1.5 微生物修复技术第14-19页
        1.5.1 微生物技术的分类第15-16页
        1.5.2 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第16-18页
        1.5.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第18-19页
    1.6 石油烃的降解机理第19-21页
        1.6.1 直链烷烃的降解第19-20页
        1.6.2 支链烷烃的生物降解第20页
        1.6.3 环烷烃的降解第20页
        1.6.4 芳香烃的降解第20-21页
        1.6.5 多环芳烃的降解第21页
    1.7 生物堆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第21-24页
        1.7.1 生物堆置技术概述第21-22页
        1.7.2 生物堆置技术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2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24-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1.1 样品采集第24-25页
        2.1.2 培养基第25页
        2.1.3 设备及仪器第25-26页
        2.1.4 菌株的筛选第26页
        2.1.5 石油烃降解活性菌株的筛选第26页
        2.1.6 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第26页
        2.1.7 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活性评价第26-27页
        2.1.8 优势菌株的鉴定第2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2.1 优势微生物的分离第27-28页
        2.2.2 石油烃降解过程中菌株的数量变化第28-29页
        2.2.3 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确定第29-31页
        2.2.4 菌株鉴定第31-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石油烃降解菌特性研究第34-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3.1.1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第34页
        3.1.2 设备及仪器第34-35页
        3.1.3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1.4 分析方法第36-3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3.2.1 各菌株生长曲线第37-39页
        3.2.2 温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3.2.3 pH值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0-43页
        3.2.4 无机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3页
        3.2.5 微量元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生物异位堆置处置主要参数研究第46-54页
    4.1 实验材料第46页
        4.1.1 实验土壤第46页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6页
        4.1.3 菌种来源第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1 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第46-47页
        4.2.2 正交优化实验设计方案第47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47-51页
        4.3.1 菌剂添加量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47-49页
        4.3.2 土壤含水率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第49页
        4.3.3 有机调理剂对降解的影响第49-50页
        4.3.4 工程参数优化结果及分析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4页
5 生物堆置工程模拟实验第54-66页
    5.1 实验材料第54页
        5.1.1 实验土壤第54页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4页
    5.2 实验方法第54-57页
        5.2.1 生物堆置模拟实验方案第54页
        5.2.2 分析方法第54-56页
        5.2.3 微生物多样性检测(PCR-TGGE)第56-57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57-64页
        5.3.1 模拟修复水分变化分析第57-58页
        5.3.2 模拟场实验石油烃降解效果与分析第58-59页
        5.3.3 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5.3.4 微生物种群分析第60-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气液分离的膜生物反应器中微藻生物膜生长与代谢特性研究
下一篇:量子Rabi模型:异常能量点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