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勘探过程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焦石坝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油气勘探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油气勘探项目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页岩气勘探工艺分析 | 第14-19页 |
2.1 钻前工程 | 第14-16页 |
2.1.1 井场的选择和布置 | 第14-15页 |
2.1.2 新建池体 | 第15-16页 |
2.2 钻井工程 | 第16-18页 |
2.2.1 钻进及固井工艺 | 第16页 |
2.2.2 水平井工艺 | 第16页 |
2.2.3 钻井液工艺 | 第16-17页 |
2.2.4 钻井液处理工艺 | 第17页 |
2.2.5 测井、录井 | 第17页 |
2.2.6 井控工艺 | 第17-18页 |
2.3 试气工程 | 第18-19页 |
2.3.1 射孔工艺 | 第18页 |
2.3.2 压裂工艺 | 第18页 |
2.3.3 压裂液体系 | 第18-19页 |
3 页岩气勘探环境风险分析 | 第19-29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19页 |
3.2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3.2.1 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3.2.2 风险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3.3 页岩气勘探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因素识别 | 第21-25页 |
3.3.1 页岩气勘探常见风险事故 | 第21-22页 |
3.3.2 页岩气勘探风险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3.4 页岩气勘探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7页 |
3.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3.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6页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4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 第29-49页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29-38页 |
4.1.1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第29-31页 |
4.1.2 判断矩阵的确定 | 第31-36页 |
4.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8-40页 |
4.2.2 构建评价因素集 | 第40-41页 |
4.2.3 构建评价结果集 | 第41-42页 |
4.2.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页 |
4.3 实例应用 | 第42-48页 |
4.3.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42-44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应用 | 第44-47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页岩气勘探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 第49-53页 |
5.1 环境风险管理 | 第49-51页 |
5.2 风险应急措施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