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医疗建筑和保健建筑论文--医院论文

中国医院建筑住院部设计演进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1.1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浪潮第14-15页
        1.1.2 住院部环境对患者的重要影响第15-16页
        1.1.3 我国医院建筑建设现状与理论困境第16-17页
    1.2 选题范围与研究对象第17-18页
        1.2.1 选题范围第17页
        1.2.2 研究对象第17-18页
        1.2.3 概念界定第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5页
        1.4.1 国外医院建筑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2 国内医院建筑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22-25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1.5.1 研究目的第25页
        1.5.2 研究的意义第25-26页
    1.6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26-30页
        1.6.1 研究框架第26-27页
        1.6.2 研究方法第27-30页
2 (~1949)建国以前医院建筑住院部演进研究第30-68页
    2.1 上古及中古时期中医医院建筑发展第30-36页
        2.1.1 中医传统医疗模式第30-32页
        2.1.2 中医传统医疗空间第32-36页
    2.2 清末及民国时期医院建筑发展背景概述第36-42页
        2.2.1 历史时代背景第36-38页
        2.2.2 医学发展背景第38-40页
        2.2.3 社会文化背景第40-42页
    2.3 教会医院的建设以及其住院部建筑发展第42-57页
        2.3.1 教会医院建设的兴起第42-46页
        2.3.2 教会医院的建筑特征分析第46-51页
        2.3.3 教会医院住院部的特征分析第51-57页
    2.4 近代国家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其住院部建筑发展第57-64页
        2.4.1 近代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的兴起第58-60页
        2.4.2 近代国家卫生服务设施住院部建筑特征分析第60-64页
    2.5 影响因素及演进特点分析第64-65页
        2.5.1 影响因素分析第64-65页
        2.5.2 建筑特点分析第65页
    2.6 小结第65-68页
3 (1949~1979)普及医疗和停滞时期医院建筑住院部演进研究第68-96页
    3.1 普及医疗和停滞时期医院建筑发展背景概述第68-71页
        3.1.1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背景第68页
        3.1.2 普及医疗体系的建立第68-71页
    3.2 医院建筑发展历程概述第71-72页
        3.2.1 普及建设期(50 年代~60 年代)第71-72页
        3.2.2 停滞混乱期(文化大革命十年)第72页
    3.3 规划布局层面上的特征:分散式布局第72-78页
        3.3.1 复杂的医院功能分区开始形成第73-74页
        3.3.2 计划经济下对规模的控制第74-75页
        3.3.3 分散式建筑总体布局模式第75-78页
    3.4 护理单元平面形制:以单廊式条形平面为主第78-88页
        3.4.1 护理单元的组成第78-79页
        3.4.2 护理单元的布置形式第79-81页
        3.4.3 单廊式条形护理单元平面第81-82页
        3.4.4 典型护理单元的平面形制的比较研究第82-88页
    3.5 病房空间设置:质量标准较低第88-92页
        3.5.1 病房空间尺寸设计第88-89页
        3.5.2 典型病房设计比较第89-92页
    3.6 普及医疗和停滞时期住院部建筑特点第92-93页
        3.6.1 功能分区更明确第92页
        3.6.2 流线组织更丰富第92-93页
    3.7 小结第93-96页
4 (1979~)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时期医院建筑住院部演进研究第96-122页
    4.1 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时期医院建筑发展背景概述第96页
        4.1.1 由普及医疗到高技术医疗的需求第96页
        4.1.2 医疗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第96页
    4.2 医院建筑发展历程概述第96-100页
        4.2.1 医改初探期(1979 年~1990 年)第97-98页
        4.2.2 医改深化期(1990S-21 世纪初)第98-99页
        4.2.3 医改转折调整期(2003 年至今的)第99-100页
    4.3 规划布局层面上特征:以半集中式、集中式布局为主第100-103页
        4.3.1 分散式布局向多栋连廊式的演进第100-101页
        4.3.2 半集中、集中式布局成为主流第101-102页
        4.3.3 医院街空间形态的形成第102-103页
    4.4 护理单元平面形制:注重效率的多样化第103-116页
        4.4.1 护理单元的规模与组合形式第103-105页
        4.4.2 形式多样的护理单元平面开始形成第105-109页
        4.4.3 典型护理单元的平面形制的比较研究第109-114页
        4.4.4 护理单元平面形制的应用情况第114-116页
    4.5 病房空间设置:开始注重疗愈环境第116-118页
        4.5.1 病房空间尺寸设计第116-117页
        4.5.2 病房空间环境要求第117-118页
    4.6 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时期住院部建筑特点第118-120页
        4.6.1 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更合理第118-119页
        4.6.2 医辅用房布局形成模式第119-120页
    4.7 小结第120-122页
5 中国医院建筑住院部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展望第122-144页
    5.1 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第122-126页
        5.1.1 医院面对的社会议题第122-124页
        5.1.2 文化因素在医疗空间中的投影第124-126页
    5.2 医疗卫生层面的影响第126-132页
        5.2.1 医学模式的变化第126-129页
        5.2.2 疾病病谱的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第129-131页
        5.2.3 医疗系统信息化发展第131-132页
    5.3 建筑层面的影响第132-137页
        5.3.1 建筑理论焦点的变化第133-135页
        5.3.2 建筑技术实践的发展第135-137页
    5.4 医院建筑住院部当代的发展第137-139页
        5.4.1 分级医疗体系第137页
        5.4.2 医疗服务演进第137-139页
    5.5 医院建筑住院部未来的展望第139-144页
        5.5.1“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未来医学诊疗第139-141页
        5.5.2 科技的发展带来新设计第141-144页
6 结语第144-150页
    6.1 中国医院建筑住院部发展历程第144-146页
    6.2 中国医院建筑住院部设计发展的节点第146-148页
    6.3 中国医院建筑住院部设计演进对当下的启示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6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矩形钢套筒改善SRC中高剪力墙变形性能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