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2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 ·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 ·发展趋势 | 第17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 ·粉尘保护 | 第17-18页 |
| ·信息融合 | 第18-19页 |
| ·自动调整控制 | 第19页 |
| ·本文的组织安排 | 第19-22页 |
| 2 本设计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实现方案 | 第22-30页 |
| ·概述 | 第22-23页 |
| ·适用范围 | 第22页 |
| ·主要特性 | 第22-23页 |
| ·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主要用途及功能 | 第23-24页 |
| ·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4-27页 |
| ·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 ·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 ·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 第27-30页 |
|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8页 |
| ·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8-30页 |
| 3 保护系统的传感器及信息融合 | 第30-50页 |
| ·保护系统的传感器 | 第30-34页 |
| ·跑偏传感器 | 第30-31页 |
| ·张力传感器 | 第31页 |
| ·温度传感器 | 第31-32页 |
| ·烟雾传感器 | 第32页 |
| ·煤位传感器 | 第32-33页 |
| ·撕裂传感器 | 第33页 |
| ·速度传感器 | 第33页 |
| ·急停开关 | 第33-34页 |
| ·粉尘传感器 | 第34-36页 |
| ·称重采样粉尘传感器 | 第34页 |
| ·光散射式粉尘传感器 | 第34-36页 |
| ·信息融合 | 第36-50页 |
| ·信息融合的概念 | 第36-37页 |
| ·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 | 第37-38页 |
| ·信息融合的算法 | 第38-42页 |
| ·带式输送机保护控制系统信息融合 | 第42-50页 |
| 4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0-62页 |
| ·电源板电路设计 | 第50-52页 |
| ·本安电源部分 | 第50-51页 |
| ·继电器部分 | 第51-52页 |
| ·主控板电路设计 | 第52-60页 |
| ·DSP的概述及特点 | 第52-53页 |
| ·电源输入单元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 ·保护、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第54-58页 |
| ·语音报警单元电路设计 | 第58页 |
| ·打点单元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 ·通讯接口单元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 ·显示板电路设计 | 第60-62页 |
| ·最小系统设计 | 第60-61页 |
| ·键盘输入设计 | 第61页 |
| ·液晶显示 | 第61-62页 |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2-70页 |
| ·DSP软件设计 | 第62-68页 |
| ·信号采样模块 | 第62-65页 |
| ·通讯模块 | 第65页 |
| ·数据融合处理模块 | 第65-66页 |
| ·保护控制和报警模块 | 第66-68页 |
| ·单片机软件设计 | 第68-70页 |
| ·按键模块 | 第69页 |
| ·显示模块 | 第69-70页 |
| 6 系统调试 | 第70-74页 |
| ·电路板的调试 | 第70页 |
| ·整机的调试 | 第70-7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论文总结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