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1 绪论 | 第14-23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巷道底鼓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动压巷道的应力场及位移场 | 第17-18页 |
| ·巷道底鼓的控制 | 第18-19页 |
| ·底鼓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2 软岩巷道底鼓的机理 | 第23-40页 |
| ·软岩巷道底鼓的类型 | 第23页 |
| ·软岩巷道底鼓的特征 | 第23-24页 |
| ·巷道底鼓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24-25页 |
| ·巷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 ·动压巷道底鼓力学机理 | 第26-36页 |
| ·动压巷道底鼓力学模型 | 第26-3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 ·膨胀型底鼓机理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巷道围岩岩石成分及松动圈测试分析 | 第40-49页 |
| ·工程概况 | 第40-41页 |
| ·岩石的矿物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 ·围岩松动圈测试 | 第43-47页 |
| ·测站布置 | 第43-44页 |
| ·测试结果 | 第44-47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4 工作面采动对南翼大巷影响的FLAC2D数值模拟 | 第49-58页 |
| ·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51-56页 |
| ·数值模拟结论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巷道底鼓控制原理 | 第58-63页 |
| ·卧龙湖煤矿南翼大巷组底鼓破坏机理 | 第58-59页 |
| ·南翼巷道修复原理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巷道锚注的数值模拟 | 第63-75页 |
| ·模型建立 | 第64-66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66-72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7 工业性试验研究 | 第75-87页 |
| ·修复加固方案 | 第75-78页 |
| ·修复阶段巷道变形观测及数据分析 | 第78-85页 |
| ·测站布置 | 第78-80页 |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80-85页 |
| ·修复后巷道收敛变形剧烈的原因分析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8 主要结论与不足 | 第87-89页 |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