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页 |
·湿式催化氧化法现状 | 第9-14页 |
·湿式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剂的研究 | 第10-13页 |
·湿式催化氧化法中氧化剂选择 | 第13-14页 |
·延迟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Fe_2O_3-CeO_2-TiO_2/γ-Al_2O_3的研制及其在室温下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 第18-33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0页 |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18页 |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19-2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0-31页 |
·催化剂制备方式 | 第20-21页 |
·Ce掺杂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Ti掺杂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Fe掺杂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CeO_2-TiO_2/γ-Al_2O_3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Fe_2O_3-CeO_2-TiO_2/γ-Al_2O_3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25-27页 |
·Fe_2O_3-CeO_2-TiO_2/γ-Al_2O_3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过程优化 | 第27-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Fe_2O_3-CeO_2-TiO_2/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及再生条件优化 | 第3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与装置(同2.1.1) | 第33页 |
·实验材料与药品(同2.1.2) | 第33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4-36页 |
·模拟废水成分测试 | 第36-38页 |
·催化剂的失活 | 第38-42页 |
·甲基橙降解机理的探讨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常温常压湿式催化降解Na_2S模拟废水的研究 | 第44-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和药品(同2.1.2) | 第44页 |
·装置简图 | 第4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4-45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催化剂的吸附性能 | 第45-46页 |
·O_2对Na_2S的氧化 | 第46-47页 |
·气速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8页 |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废水pH值的影响 | 第49-50页 |
·Na_2S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BET表征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原子吸收 | 第52-53页 |
·催化剂失活原因的探讨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常温常压下湿式催化氧化延迟焦化废水的研究 | 第55-6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实验仪器和装置(同2.1.1) | 第55页 |
·实验材料与药品(同2.1.2) | 第55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5-56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沙滤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6-57页 |
·絮凝处理 | 第57-58页 |
·常温常压下湿式催化氧化延迟焦化废水废水 | 第58-60页 |
·絮凝废水的Fenton氧化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今后的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