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1.2 插层化合物简介 | 第13-19页 |
1.2.1 插层化合物的形成 | 第13-14页 |
1.2.2 插层化合物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3 水钠锰矿 | 第15-17页 |
1.2.4 柱撑水滑石 | 第17-19页 |
1.3 插层化合物的剥离研究 | 第19-23页 |
1.3.1 溶液剥离技术简介 | 第19-20页 |
1.3.2 非离子型插层化合物剥离 | 第20-21页 |
1.3.3 阳离子型插层化合物剥离 | 第21-22页 |
1.3.4 阴离子型插层化合物剥离 | 第22-23页 |
1.4 铀酰离子的吸附研究 | 第23-27页 |
1.4.1 UO_2~(2+)的水解行为 | 第23-24页 |
1.4.2 UO_2~(2+)的络合行为 | 第24-25页 |
1.4.3 UO_2~(2+)的吸附研究 | 第25-27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29-32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0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30-32页 |
第3章 Mg/Al LDHs的剥离及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2.1 高结晶度Mg/Al-CO_3~(2-)LDHs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2 NH_4NO_3处理增大层间距 | 第33页 |
3.2.3 剥离制备LDHs超薄纳米片 | 第33页 |
3.2.4 LDHs膜的制备及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3.3.1 Mg/Al-CO_3~(2-) LDHs的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3.3.2 N-LDHs的XRD分析 | 第35-37页 |
3.3.3 剥离制备E-LDHs超薄纳米片 | 第37-39页 |
3.3.4 E-LDHs纳米片的重组 | 第39-41页 |
3.3.5 E-LDHs膜的甲基橙吸附研究 | 第41-44页 |
3.3.6 E-LDHs纳米片的制备机理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Fe_3O_4@E-LDHs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4.2.1 Fe_3O_4@E-LDHs磁性颗粒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2 Fe_3O_4@E-LDHs对铀的吸附性能试验 | 第47-48页 |
4.2.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48-49页 |
4.2.4 等温吸附模型 | 第49-50页 |
4.2.5 吸附热力学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4.3.1 Fe_3O_4@E-LDHs吸附剂的特征分析 | 第50-53页 |
4.3.2 pH值对铀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4.3.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53-57页 |
4.3.4 等温吸附模型 | 第57-59页 |
4.3.5 吸附热力学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层状二氧化锰的剥离研究 | 第62-7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5.2.1 层状K-MnO_2的制备 | 第62页 |
5.2.2 (NH_4)_2S_2O_8处理增大层间距 | 第62-63页 |
5.2.3 剥离制备E-MnO_2超薄纳米片 | 第6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5.3.1 层状K-MnO_2的特征分析 | 第63-64页 |
5.3.2 产物H-MnO_2的结构表征 | 第64-65页 |
5.3.3 H-MnO_2剥离制备E-MnO_2超薄纳米片 | 第65-66页 |
5.3.4 E-MnO_2纳米片的重组 | 第66-68页 |
5.3.5 E- MnO_2纳米片的制备机理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Fe_3O_4@E-MnO_2的复合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 第70-82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6.2.1 Fe_3O_4@ E-MnO_2磁性颗粒的制备 | 第70页 |
6.2.2 Fe_3O_4@ E-MnO_2对铀吸附实验 | 第70-72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6.3.1 Fe_3O_4@ E-MnO_2吸附剂的特征分析 | 第72-73页 |
6.3.2 溶液pH值对Fe_3O_4@ E-MnO_2吸附铀的影响 | 第73页 |
6.3.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73-78页 |
6.3.4 等温吸附模型 | 第78-79页 |
6.3.5 吸附热力学 | 第79-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7章 原位气体生长法剥离Mg/Al LDHs | 第82-92页 |
7.1 引言 | 第82-83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83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1页 |
7.3.1 不同双氧水含量得到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83-87页 |
7.3.2 不同H_2O_2含量得到产物的热性能分析 | 第87-89页 |
7.3.3 L3超薄纳米片的制备机理 | 第89-9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