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哲学论文--卢梭(Rousseau,J.J.1712~1778年)论文

自然天性、教育与“人道道德”--《爱弥儿》视野下的卢梭政治哲学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3-29页
    一、基本问题第13-15页
    二、进路与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综述第16-29页
第1章 背景与初衷——爱弥儿及其时代第29-45页
    1.1 自然教育的时代背景第29-33页
        1.1.1 科学与艺术的时代状况第29-32页
        1.1.2 启蒙时代的公共教育第32-33页
    1.2 卢梭的意图及其潜在困境第33-45页
        1.2.1 卢梭的双重身份第33-37页
        1.2.2 《爱弥儿》的初衷第37-41页
        1.2.3 回应《理想国》第41-45页
第2章 脉络梳理——自然天性与自然教育第45-70页
    2.1 何谓“自然”第45-53页
        2.1.1 自然教育之“自然”第45-46页
        2.1.2 技艺与社会之“自然”第46-49页
        2.1.3 人类道德之“自然”第49-53页
    2.2 “自然之善”的人性起源第53-61页
        2.2.1 自然状态第53-55页
        2.2.2 自爱与怜悯第55-61页
    2.3 自然教育第61-70页
        2.3.1 作为教育论文的《爱弥儿》第61-64页
        2.3.2 社会性的自然情感何以自然第64-70页
第3章 政治的构建——自然的标准及其困难第70-103页
    3.1 政治正义的形式建构第70-73页
        3.1.1 政治正义的批判第70-71页
        3.1.2 法的本质第71-73页
    3.2 政治正义的内容建构第73-82页
        3.2.1 立法者观念的来源第73-77页
        3.2.2 公民道德的起源第77-82页
    3.3 作为正义标准的自然之善第82-103页
        3.3.1 自爱与自然权利第82-88页
        3.3.2 怜悯与社会道德第88-95页
        3.3.3 自然自由与政治自由第95-103页
第4章 政治的限度——“人道道德”的形成性考察第103-135页
    4.1 爱弥儿的人类学视野考察第103-113页
        4.1.1 青春期前:以体力为限的欲望和自由第103-106页
        4.1.2 走向成年:强烈的怜悯情感与人道道德第106-111页
        4.1.3 成年:人道道德的困境第111-113页
    4.2 作为个体道德基础的良心第113-128页
        4.2.1 传统自然法批判第114-118页
        4.2.2 重塑自然法第118-128页
    4.3 道德与政治间的张力第128-135页
        4.3.1 自由的第三重内涵第128-130页
        4.3.2 好人与好公民第130-135页
第5章 政治的限宽——“人道道德”的神学和哲学原理第135-152页
    5.1 爱弥儿的哲学认识论第136-140页
        5.1.1 二元论的哲学原理第136-138页
        5.1.2 二元论哲学的困难及其解决第138-140页
    5.2 自然宗教的建构第140-147页
        5.2.1 基于自由意志的神学推理第140-143页
        5.2.2 自然法与自然宗教第143-147页
    5.3 作为少数人信仰的自然宗教第147-152页
        5.3.1 宗教与哲学批判第147-149页
        5.3.2 自然宗教与公民宗教第149-152页
结语第152-159页
    一、《爱弥儿》的矛盾第152-153页
    二、《爱弥儿》的哲学智慧第153-155页
    三、《爱弥儿》的重新定位第155-157页
    四、卢梭政治哲学的重新定位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8页
致谢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易治要》修身思想研究
下一篇:秦汉刑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