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块根作物收获机论文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关键工作参数试验与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我国花生产业现状第14-17页
        1.2.1 近年我国花生种植规模第14-16页
        1.2.2 我国花生品种和种植模式第16-17页
    1.3 花生收获机分类第17-18页
    1.4 国内外花生收获机研究现状第18-23页
        1.4.1 国外花生收获机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2 国内花生收获机研究现状第20-23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24页
    1.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花生特性试验分析第25-33页
    2.1 花生生物学特性第25-27页
        2.1.1 特性试验对象和测量方法第25-26页
        2.1.2 试验设备第26页
        2.1.3 试验结果第26-27页
    2.2 不同起秧角度掉果率的测定第27-28页
        2.2.1 掉果率测定方法第27页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2.3 力学性能试验第28-32页
        2.3.1 花生节点拉力试验第28-31页
        2.3.2 花生荚果压力试验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传动路线的设计优化第33-40页
    3.1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工作原理第33-34页
    3.2 现有传动路线分析第34-37页
    3.3 传动路线总体设计优化第37-39页
        3.3.1 花生联合收获机传动路线设计要求第37页
        3.3.2 花生联合收获机传动路线设计方案第37-38页
        3.3.3 花生联合收获机传动路线设计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关键部件工作参数范围确定第40-53页
    4.1 主要影响因素第40-41页
    4.2 前进速度的范围确定第41页
    4.3 夹持输送速度范围确定第41-43页
    4.4 摘果辊转速范围确定第43-50页
        4.4.1 ADAMS仿真软件简介第43页
        4.4.2 碰撞接触理论在ADAMS中的应用第43-44页
        4.4.3 创建仿真模型第44-47页
        4.4.4 仿真分析和后处理第47-50页
    4.5 摘果辊长度的确定第50-52页
        4.5.1 配置方式的选择第50-51页
        4.5.2 辊筒长度计算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花生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试验优化第53-64页
    5.1 试验方案的确定第53-54页
    5.2 工作性能评价指标第54-55页
    5.3 试验方案设计第55-57页
        5.3.1 试验条件及对象第55页
        5.3.2 试验仪器第55页
        5.3.3 试验方案设计第55-57页
    5.4 试验结果分析第57-62页
        5.4.1 损失率试验结果分析第57-60页
        5.4.2 破碎率试验结果分析第60-62页
    5.5 试验验证第62-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7页
    6.1 工作总结第64-65页
    6.2 论文特色第65页
    6.3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阶梯型谐振腔的Hartmann低频超声雾化喷嘴的设计及试验
下一篇:自走式移栽机行星轮转臂式栽植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