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场化培训研究--以建筑劳务企业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建筑业农民工 | 第14页 |
2-1-2 建筑劳务企业 | 第14-15页 |
2-1-3 市场化培训 | 第15页 |
§2-2 农民工培训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2-1 培训的内涵 | 第15-17页 |
2-2-2 培训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第三章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3-1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现状 | 第21-25页 |
3-1-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筑劳务调查问卷设计 | 第21-23页 |
3-1-2 对建筑劳务调查数据的分析 | 第23-25页 |
§3-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政府方面 | 第25-26页 |
3-2-2 建筑劳务企业方面 | 第26-27页 |
3-2-3 建筑业农民工自身方面 | 第27-28页 |
3-2-4 培训机构方面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农民工培训的市场化模型构建 | 第29-38页 |
§4-1 农民工培训模型的构建原则 | 第29-30页 |
4-1-1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9页 |
4-1-2 市场导向原则 | 第29页 |
4-1-3 培训方式多样性原则 | 第29页 |
4-1-4 因材施教原则 | 第29-30页 |
4-1-5 实用性原则 | 第30页 |
§4-2 国外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模型分析 | 第30-32页 |
4-2-1 日本模式——社会本位模型 | 第30页 |
4-2-2 美国模式——合作模型 | 第30-31页 |
4-2-3 印度模式——终身教育模型 | 第31页 |
4-2-4 澳大利亚模式——能力本位模型 | 第31-32页 |
§4-3 农民工培训的市场化模型构建 | 第32-36页 |
4-3-1 市场 | 第32-33页 |
4-3-2 企业 | 第33页 |
4-3-3 培训内容 | 第33页 |
4-3-4 岗前培训 | 第33-34页 |
4-3-5 上岗培训 | 第34页 |
4-3-6 岗位持续培训 | 第34-35页 |
4-3-7 培训评估 | 第35-36页 |
§4-4 市场化培训的案例分析 | 第36-38页 |
4-4-1 邯郸市日新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培训案例 | 第36页 |
4-4-2 案例评价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实现建筑劳务企业市场化培训的对策 | 第38-45页 |
§5-1 保障措施 | 第38-43页 |
5-1-1 资金保障 | 第38-39页 |
5-1-2 法律保障 | 第39-40页 |
5-1-3 市场保障 | 第40-41页 |
5-1-4 宣传保障 | 第41-42页 |
5-1-5 服务保障 | 第42-43页 |
§5-2 激励措施 | 第43-45页 |
5-2-1 打破垄断,增加企业间竞争 | 第43-44页 |
5-2-2 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措施 | 第44页 |
5-2-3 制定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 | 第44页 |
5-2-4 制定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扶持政策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A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4页 |